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山东天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简述
CAST工艺是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整个工艺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工艺按'进水-曝气'、'静置沉淀-出水'顺序进行,属于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改进型。它在SBR工艺基础上增加了区,并对时序做了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SBR工艺的可靠性及处理效率。
二、工作原理
CAS
拼装建筑水箱供应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山东天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简述
CAST工艺是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整个工艺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工艺按'进水-曝气'、'静置沉淀-出水'顺序进行,属于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改进型。它在SBR工艺基础上增加了区,并对时序做了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SBR工艺的可靠性及处理效率。
二、工作原理
CAST整个工艺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过程。反应器分为三个区,即生物选择区、兼氧区和主反应区(好氧区),各区容积比为1:1:4,总停留时间18h。生物选择池的设置保证了活性污泥不断地在选择池中经历一个高负荷阶段,有利于系统中絮凝性细菌的生长。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与繁殖,防止发生污泥膨胀。沿生化反应池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生物选择区(厌氧区)为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预反应区内,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通过酶的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积累过程,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而且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内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完成对污水中有机物质的降解。CAST工艺能够比较充分发挥活性污泥的降解功能,而且依次经历厌氧、缺氧、好氧阶段,反应阶段协同处理,脱氮除磷的效果非常好。CAST工艺沉淀阶段不进水,污泥沉降过程中无进水水力干扰,即在的静止环境中进行,泥水分离效果好。整体出水效果好,污水处理,不产生剩余污泥
超滤膜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1微米以下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应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原子质量单位)粒径大于10纳米的颗粒。
纳滤膜
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一2nm。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它是一种特殊而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为纳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一5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一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盐阴离子盐溶液。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盐。
AO工艺流程短,运行简单,调整、控制好缺氧、好氧段的工艺条件,可取得较好的COD和氨氮去除率。
SBR工艺又称序批活性污泥法,其工艺原理是同AO工基本相同的,运行过程中也是缺氧、好氧处理工艺,所不同的是AO工艺的A段和O段是空间位置上的分割,SBR的A段和O段是从时间上的分割。污水处理设施一旦建成,AO工艺的A段和O段是没法调整的,而SBR调整各工艺的参数是通过时间调节,现阶段可以到秒。这是任何其它活性污泥法都无法达到的。
工艺特点
1、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类工艺;
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
3、污泥含磷高,具有较高肥效;
4、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轻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
存在的待解决问题:
1、除磷效果难再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P/BOD值高时更甚;
2、脱氮效果也难再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
3、进入沉淀池的处理水要保持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氧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循环混合液对缺氧反应器的干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