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点的布设原则上是讲究规范,严密的,对于某些大型国企尤其如此。但是,施工单位的人手通常不足,况且本人不喜欢做无用功。我们完全可以在规范的基础上变通。比如,在路基施工中,中间的高程要求是极低的,全站仪粗测就够了。再比如,在山区施工中,你去将设计院在高山的点引下来,站数多得吓人,而且往往徒劳无功,因为站数越多,出错的可能越大。
路基测量中一
地形测量
水准点的布设原则上是讲究规范,严密的,对于某些大型国企尤其如此。但是,施工单位的人手通常不足,况且本人不喜欢做无用功。我们完全可以在规范的基础上变通。比如,在路基施工中,中间的高程要求是极低的,全站仪粗测就够了。再比如,在山区施工中,你去将设计院在高山的点引下来,站数多得吓人,而且往往徒劳无功,因为站数越多,出错的可能越大。
路基测量中一定要问导线是平面坐标还是高斯坐标。高程的获得是用什么方法,是水准还是GPS。目前都是高斯84坐标吧,高程是从GPS测下来的,然后再水准加点。坐标也同理方法。给出来的点与点一般是200~500米
内。
现在设计院的导线成果有时候给你的是高斯坐标;有时候则是平面坐标,没有考虑投影,不一定肯定是高斯坐标的。我个人很喜欢平面坐标。另外补充一点,哪怕设计成果是高斯坐标,但设计院可能忽略了桥的问题,桥本身一定要用平面坐标系统。水准点也是这样,在一个标段内,可能同时混杂了三四等水准点和GPS水准点。
水准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
(1)、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
(2)、测站地面要坚实,脚架应踩稳,防止碰动。
(3)、前后视线要尽量等长,视线不宜过长(<100m),但也不宜过短(>10m).
(4)、瞄准标尺时,注意消除视差。每次读数前符合气泡务必严格居中。
(5)、水准尺应竖直,尺垫应踩实,转点要牢固,在固定标志点不得使用尺垫。
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区别:
地形测量是绘制地形图,地籍测量是土地,房屋这些管理。
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
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地形测量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