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粉胶料包辊后,为使配合剂尽快混入胶中,在辊缝上应保持适量的堆积胶。吃粉时,当胶料进入堆积胶的上层时,由于受到阻力而拥塞、折叠起来,在堆积胶的前方形成绉纹沟,粉就能进入这些沟纹中,并被带进堆积胶的内部。如果无堆积胶存在,则配合剂只靠后辊与橡胶间的剪切力将粉擦入橡胶中,这样并不能使粉深入橡胶内部,影响混炼效果。而且未被擦入橡胶中的粉会被后辊与橡胶挤压成薄片落入
硅胶开炼机参数
吃粉胶料包辊后,为使配合剂尽快混入胶中,在辊缝上应保持适量的堆积胶。吃粉时,当胶料进入堆积胶的上层时,由于受到阻力而拥塞、折叠起来,在堆积胶的前方形成绉纹沟,粉就能进入这些沟纹中,并被带进堆积胶的内部。如果无堆积胶存在,则配合剂只靠后辊与橡胶间的剪切力将粉擦入橡胶中,这样并不能使粉深入橡胶内部,影响混炼效果。而且未被擦入橡胶中的粉会被后辊与橡胶挤压成薄片落入接料盘。如系液体配合剂则会粘到后辊上或流到接料盘上,而使以后混炼发生困难。在吃粉过程中,堆积胶量必须适中。如无堆积胶或堆积胶量过少时,一方面配合剂只靠后辊筒与橡胶间的剪切力擦入胶料中,不能深入胶料内部而影响分散效果;另一方面未被擦入橡胶中的粉状配合剂会被后辊筒挤压成片落入接料盘,如果是液体配合剂则会粘到后辊筒上或落到接料盘上,造成混炼困难。若堆积胶过量,则有一部分胶料会在辊缝上端旋转打滚,不能进入辊缝,使配合剂不易混入。
橡胶密炼机在生产过程中密炼机塑炼的生产能力大,劳动强度较低、电力消耗少;但由于橡胶密炼机是密闭系统,所以清理较难,故仅适用于胶种变化少的场合。密炼机的结构较复杂,生胶在密炼室内一方面在转子与腔壁之间受剪应力和摩擦力作用,另一方面还受到上顶栓的外压。
密炼时生热量大,物料来不及冷却,所以属高温塑炼,橡胶密炼机在生产过程中温度通常高于120℃,甚至处于160~180℃之间。依据前述之高温塑炼机理,生胶在密炼机中主要是借助于高温下的强烈氧化断链来提高橡胶的可塑性;因此,温度是关键,密炼机的塑炼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天然胶用此法塑炼时,温度一般不超过155℃,以110~120℃为好,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
三角包法:此法是将开炼机辊筒上的胶片横向割断,然后将胶片左右交替向折叠起来,在前辊上打成三角形的胶包,再将胶包推入辊距中,如此反复几次进行混炼。这种方法可获得良好的分散效果,但劳动强度大,胶料不易散热。为解决散热问题,可分别向左、中、右各打一个三角包后落盘一次,进行降温,如此反复进行。
八把刀法:这种方法是将胶料在辊筒上左右交叉打卷使之混合均匀。操作时一手持割胶刀按与辊筒水平线约成 75°或 105° 的斜角进行割胶,另一手扶住胶卷使之与辊筒水平线约成 150 °或 165°斜角借助辊筒的转动进行打卷,待胶卷达半辊宽度时,将胶卷甩到另一边。如此反复左右交叉打卷,左右捣胶,进行 8 次。这种捣炼方法劳动强度也较大,也不利于散热,可连打四个卷后落盘一次,进行散热。严禁打通卷。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