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下排污泵工作时须知注意要点
液下排污泵具有节能效果显著、纺缠绕、无堵塞、自动安装和自动控制等特点。在排送固体颗粒和长纤维垃圾方面,具有独果。该产品泵采用叶轮结构和新型机械密封,能有效地输送固体物和长纤维。叶轮与传统叶轮相比,该泵叶轮采用单流道或双流道形式,它类似于一截面大小相同的弯管,具有非常好的过流性,配以合理的蜗室,使得该泵具有、叶轮经动静平衡试验,使
塑料自吸泵维修
液下排污泵工作时须知注意要点
液下排污泵具有节能效果显著、纺缠绕、无堵塞、自动安装和自动控制等特点。在排送固体颗粒和长纤维垃圾方面,具有独果。该产品泵采用叶轮结构和新型机械密封,能有效地输送固体物和长纤维。叶轮与传统叶轮相比,该泵叶轮采用单流道或双流道形式,它类似于一截面大小相同的弯管,具有非常好的过流性,配以合理的蜗室,使得该泵具有、叶轮经动静平衡试验,使泵在运行中无振动,低噪音。
液下排污泵工作中时须知注意要点
1、注意泵轴承温度,不应超过外界温度35度但zui高不应大于75度。
2、油杯内应注满钙基黄油,保证轴承能正常润滑。
3、当液下泵在运转100小时后,应当检查并更换电机支承油杯内的黄油,并定期更换一次。
4、定期检查液下排污泵弹性联轴器,注意电机轴承温升。
5、动转过程中,如发现液下排污泵噪声或不寻常的声音时,应立即停车检查。
6、液下排污泵每工作2000小时应进行周期检查,叶轮、泵体(或泵盖)之间间隙的摩损不能过大,间隙的值不得超过1.5毫米,如超过可更换叶轮或前盖。
7、液下排污泵工作6小时,应检查机封,根据磨损程度予以检修或更换,否则将导致泵轴及轴承的损坏。
液下泵结构及应用改造
1.1 介质特性
根据输送介质的腐蚀性、挥发性、含固体颗粒粒度、浓度等情况,确定叶轮型式、材料、轴承、密封及冲洗方式等。
1.2 使用条件
抽送介质温度高低,决定了支承型式、冷却结构、有无保温夹套等。根据泵的使用要求,可合理确定泵体插入深度,属于随时都可能启动的液下泵,泵体插入深度必须足够长,以使液位浸没泵体,保证液下泵随时可以启动,例如硫酸生 产用泵及湿法冶炼所用液下泵;污水排空性质的液下泵,使用要求是污水积满以后,启动液下泵,吸净污水后停机。在这种工况下,液下泵的泵体插入深度可以设计得较短,通过加装吸入管补充插入深度,吸净液体。泵体插入深度的缩短,有利于提高泵的可靠性,并降低成本。
2 液下泵结构
2.1 典型结构
为双支承液下泵剖面图,支承是刚性的,通常使用滚动轴承,上轴承为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或向
心球轴承,下轴承为向心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这种配置可以承受双向轴向力和一定的径向力。此泵采用
离心叶轮,它适用于固体颗粒含量较低的场合。根据介质的具体特性还采用旋流式及混流式叶轮。
2.2 一些变型结构
因结构制约,双支承液下泵转速n= 1500 r/min时,泵体插入深度L≤ 1 700 mm;n= 3000 r/min时,泵体插
入深度L≤ 1 100 mm。插入深度较短是双支承液下泵的主要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加大液下插入深度,
可采用下列措施,这形成了液下泵的两种变型结构。
液下泵侧边出入口构造
液下泵侧边出入口也是液體从下边的吸进口吸进,从侧边的排液管排除,它是普遍的高溫液下泵。
这类泵因为液下部位出液管与支承管分离, 容积较为大,不舒服用以规格挺大, 留量挺大的场所, 并且针对轴衬, 必须有较靠谱的清洗和润滑系统, 确保泵没问题运作。
这类构造的液下泵因为圆弧位置不承担物质的水压, 因此, 对轴封的规定不高。有的高溫液下泵能够只设防污环只能, 一些场所用立式泵轴封较为艰难的状况下, 选用这类液下泵, 因此难题会涣然冰释。

不锈钢液下泵维护及注意事项
不锈钢液下泵维护
不锈钢液下泵是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经久的常用泵阀。不过再的产品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