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开发了以丁二烯和为原料的丁二烯乙酰氧基工艺路线,并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建立了几个生产设施。此后,日本德山曹达公司成功开发并工业化丁二烯氯化法,在260-300℃氧化丁二烯,形成3,4-二氯丁烯-1和1,4-二氯丁烯-2,前者用于生产氯丁橡胶,后者水解制备1,4-丁醇。英国戴维(现为Kvaerner)开发了马来酸酐酯化加氢工艺。首先,马来
丁炔二醇用途
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开发了以丁二烯和为原料的丁二烯乙酰氧基工艺路线,并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建立了几个生产设施。此后,日本德山曹达公司成功开发并工业化丁二烯氯化法,在260-300℃氧化丁二烯,形成3,4-二氯丁烯-1和1,4-二氯丁烯-2,前者用于生产氯丁橡胶,后者水解制备1,4-丁醇。英国戴维(现为Kvaerner)开发了马来酸酐酯化加氢工艺。首先,马来酸酐与一元醇酯化形成马来酸二酯,然后在150-240℃和2.5-5MPa下催化氢化。获得1,4-丁醇。
Reppe法:以甲醛溶液(8―37%)、乙que为原料,在乙que铜催化下,压力0.1―1.0MPa,90-130℃下,生产丁炔二醇,副产丙炔chun,目前,各国大工业化生产丁炔二醇基本上全都采用Reppe法工艺;它的主要原理如下:
HCHO + CH≡CH 乙que铜触媒 HC≡C-CH2OH
HCHO + HC≡C-CH2OH 乙que铜触媒 HO-CH2-C≡C-CH2OH
在Reppe法生产工艺中,可同时产生丙炔chun和丁炔二醇两种产品,由于工艺条件的不同,丁炔二醇与丙炔chun的产成比例不同,当乙que分压小、甲醛浓度大时有利于丁炔二醇的生成,反之有利于丙炔chun的生成,国内、外产成比例一般在10以上,我厂高压生产时,产成比例一般在1.6-2.0。
丁炔二醇在高温下不稳定,在160~200℃可以缓慢分解,当温度高于200℃时,发生猛烈分解。碱金属氧化物、强酸、某些重金属盐,尤其是盐都能加速分解。丁炔二醇与一般的醇一样可以进行羧基反应。两个羧基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与酸或酸酐可以得到单酯、二酯或混合物。这些酯类易发生歧化反应。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丁炔二醇与醛或缩醛成醇醛缩合物,它们是用于高能固体发动机燃料的聚氨基乙que酯的中间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