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制法 三: 膜空分制氮
膜空分制氮是八十年代国外迅速发展的又一种新型制氮技术,在国内推广应用是近三四年的事。膜空分制氮的基本原理是以空气为原料,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利用氧和氮等不同性质的气体在膜中具有不同的渗透速率来使氧和氮分离。和其它制氮设备相比它具有结构更为简单、体积更小、无切换阀门、维护量更少、产气更快(≤3分钟)、增容方便等优点,它特别适宜于氮气纯度≤98%的
氮气供应商
氮气制法 三: 膜空分制氮
膜空分制氮是八十年代国外迅速发展的又一种新型制氮技术,在国内推广应用是近三四年的事。膜空分制氮的基本原理是以空气为原料,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利用氧和氮等不同性质的气体在膜中具有不同的渗透速率来使氧和氮分离。和其它制氮设备相比它具有结构更为简单、体积更小、无切换阀门、维护量更少、产气更快(≤3分钟)、增容方便等优点,它特别适宜于氮气纯度≤98%的中、小型氮气用户,有i佳功能价格比。而氮气纯度在98%以上时,它与相同规格的PSA制氮机相比价格要高出15%以上。由上可知,MnZn铁氧体生产企业,采用什么供气方式和何种供气技术,必须根据企业情况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选择i佳供气方案。
1980年,一位科学家完成一个精巧设计的实验,并据此发表了一篇。这不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但对于一氧化氮来说却是个转折点,虽然这一年科学界并不知道那种特别的物质就是一氧化氮。这位美国药理学家的名字叫做罗伯特·F。佛契哥特,他在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指出乙酰(ACh)的舒张血管作用依赖于血管内皮释放的某种可扩散物质。随后他们又发现缓激肽(BK)等多种物质扩张血管的作用也是遵循类似的机理,并将该物质命名为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

佛契哥特发现有一种物质可以舒张血管,这并不是他的独到之处,早在19世纪70年代,人们就发现有机酯对缺血性心脏病有良好的作用,但当时并不了解其作用机理。19世纪末,在诺贝尔以研制()闻名和发迹的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GTN)竟是的主要活性成分,人们对此困惑不已。既然这种舒张血管的发现并不特别,那么佛契哥特的为什么会引起科学界的关注呢?原因就在于他用精巧设计的实验证明了这种物质的存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