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即用水浇地。水肥被直接输送到根系土壤,可充分保证养分的有效供给和根系的吸收。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
水肥一体化设备施工
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即用水浇地。水肥被直接输送到根系土壤,可充分保证养分的有效供给和根系的吸收。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的提高、工业和城市用水量的激增,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已从70年代的80%左右降到目前的70%左右,且仍有下降趋向,农业用水供需抵触日益突出。但一方面农业缺水,另一方面农业用水浪费景象又普遍存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也就是说有一多半的水在输送和灌溉进程中被白白浪费掉了,不能被农作物利用。而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高达70%—80%以上;我国单方水食粮生产能力只有1公斤左右,而为2公斤,以色列达2。35公斤。就是说我国目前的农业用水利用率、生产效率都很低,若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的节水灌溉技巧办法,将水的利用率提高到60%的话,其灌溉面积可是现在的1。5—2倍。因此,经过推广节水灌溉技巧,水少了仍可增长灌溉面积,且可节俭水资源用于发展公民经济其它各部门,增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下滴灌(Subsurfacedripirrigation,简称SDI),将水直接施到地表下的作物根区,其流量与地表滴灌相接近,可有效减少地表蒸发,是目前为节水的一种注水形式。但经过普及节水灌溉技巧节俭下来的水是否增长灌溉面积,还应科学合理地统筹部署和思索。
灌溉系统的防冻保护,实际上是在冷冻出现以前,把管道、阀门、喷头里的水排出或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冻害对灌溉系统造成破坏。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灌溉系统的防冻措施不一样,但一般不外乎以下四种措施:
1、采用手动泄水措施,释放灌溉系统里的水;
2、采用自动泄水措施,释放灌溉系统里的水;
3、采用压缩空气法,吹出灌溉系统里的水;
4、采用管道外包裹防冻材料(一般用于地面管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