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有“经检查和检漏合格的应立即安装”,指现场检漏合格以后,再安装过滤器,事实上很难具备这样的检漏条件。不可能做到,而根据规范附录六的要求是安装后进行过滤器的扫描法检漏。检漏时,从过滤器的上风侧引入气溶胶,并同时在过滤器的下风侧进行扫描检漏,以检漏过滤器的过滤介质,密封胶过滤器框架,密封垫片等处有无泄漏。这里暂不讨论管道内及空调器内的过滤器检漏,只对安装在洁净室终端及相关
GXG过滤器报价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有“经检查和检漏合格的应立即安装”,指现场检漏合格以后,再安装过滤器,事实上很难具备这样的检漏条件。不可能做到,而根据规范附录六的要求是安装后进行过滤器的扫描法检漏。
检漏时,从过滤器的上风侧引入气溶胶,并同时在过滤器的下风侧进行扫描检漏,以检漏过滤器的过滤介质,密封胶过滤器框架,密封垫片等处有无泄漏。这里暂不讨论管道内及空调器内的过滤器检漏,只对安装在洁净室终端及相关净化设备内的过滤器的检漏方法作一些简单的讨论。
过滤器上游气溶胶
将冷发雾方法产生的多分散相气溶胶引入过滤器的上风侧空气中。使其达到需要的气溶胶浓度。规范上要求以大于或等于 0.5μm 的微粒为准。气溶胶的材料有 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PAO(聚乙烯烃)、DOS(葵二酸二辛酯)等,这些气溶胶的检漏原理是一样的。
规范上要求过滤器上风侧的微粒浓度(≥0.5μm)必须大于或等于 3.5×104 粒子 /L。事实上,在空调器内发尘,过滤器上风侧的浓度较难达到要求,必须导入足够数量的气溶胶,且长时间地发尘将会影响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所以,过滤器的检漏,在过滤器送风口的静压箱内发尘为,不具备条件的,也可以考虑在送风管上导入DOP 的气溶胶。
油雾法起源于德国,和前苏联也实行。测试尘源为油雾,“量”为含油雾空气的浊度,以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断过滤器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德国规定使用石蜡油,油雾粒径为0.3~0.5µm。标准规定油雾平均重量直径为0.28~0.34µm,对油的种类未做具体规定。相关的标准有:GB6165-85,德国DIN24184-1990。油雾法在检测过滤器时,容易对过滤器造成损伤,且不能直接读值,浪费时间。德国油雾法已成为历史,德国于1993 年颁布了以计数法为检测方法的,欧洲标准EN-1822就是在德准的基础上制定的。我国只有少数单位使用该方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