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细锉锉去接触面的毛刺,并用砂纸将接触面研磨平整,然后用去油剂除去表面上 的油污,用细钢丝刷除去表面氧化膜,再用干净的棉纱蘸酒精将接触面擦拭干净,等表面干燥以后,先预涂0.05~0.1mm厚的导电膏,将导电膏抹平,刚能覆盖接触面为宜,并用铜丝刷轻轻擦拭,然后除去膜层,擦拭表面、重新涂敷0.2mm厚的导电膏,后将接触面叠合,用螺栓紧固即可。经过我们几年的实践和摸索,接触面必须先认
导电膏厂家
首先用细锉锉去接触面的毛刺,并用砂纸将接触面研磨平整,然后用去油剂除去表面上 的油污,用细钢丝刷除去表面氧化膜,再用干净的棉纱蘸酒精将接触面擦拭干净,等表面干燥以后,先预涂0.05~0.1mm厚的导电膏,将导电膏抹平,刚能覆盖接触面为宜,并用铜丝刷轻轻擦拭,然后除去膜层,擦拭表面、重新涂敷0.2mm厚的导电膏,后将接触面叠合,用螺栓紧固即可。经过我们几年的实践和摸索,接触面必须先认真处理,再涂敷导电膏,这样做的接头较成功,实际运行中效果很好。值得注意的是,导电膏并非良导体,它在接触面上的导电性是借“隧道效应”实现的,所以导电膏在接触面不可涂得太厚,否则会大大影响效果。

我国电接触导电膏的发祥地是福州大学电气工程系,部标准是福州大学沈志坚同志起草的闽Q/JB-85《DG-1型导电膏》福建省企业标准。根据多年电接触导电膏生产和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同时为了电接触导电膏行业发展的需要,福州大学导电膏课题组反复进行了多项试验研究,并参照了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重新编写了《电接触导电膏及其应用技术文件》讨论稿。92年1月份在石家庄由节电办、技术监督局,各有关、用户、厂家反复讨论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讨论稿进行曲认真修改。92年5月12日节电办以[1992]2号文件的形式颁发发《电接触导电膏及其应用技术条件暂行规定》(试行)。该规定由福州大学电工研究所负责起草,主要起草人沈志坚。 该规定发送给:各电管局、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各省、市、自治区三电办,各部、局。总公司节能办。
导电膏是由填料——金属导电微粒,kang氧稳定剂和高分子有机油脂组成的一种糊状膏体。它具有下列特点:
涂敷工艺非常简单,它只要求接触面清洗干净(去除掉油脂和污垢),再用钢丝刷把其上的膜层打磨掉,即可涂敷导电膏。与传统的搪锡工艺之需要超声波设备和锡 锅等许多设备比较,显然简单多了,也经济多了。更有意义的是这种涂敷工艺不受条件限制,随时随地皆可施行,对户外及野外现场作业尤为相宜。
导电膏的应用
电气连接中接触电阻的形成
在大气中铝材、铜材表面会生成三氧化二铝、氧化铜氧化膜,这些氧化物的导电性能极差,电阻率可达1×107~1×1010Ωm且不易去除,这将大大增加接触区域的无机膜接触电阻(简称膜电阻Rb)。
在显微镜下观察导体的表面和连接处,其表面存在许多坑洼,导电体间的连接实际上是点接触,当电流流过时,电流线发生剧烈的收缩现象,形成束流电阻RS(图1)。导电体接触面膜电阻Rb 和束流电阻RS之和即构成了接触电阻Rj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