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内部重要的电气设备,其设备本身所配备的各类保护功能较为完善,具体有如下基本保护功能。
(1)直流母线过电压保护。逆变器通过持续检测直流母线电压,当连续数次检测到直流电压高于1 000 V时,逆变器断开交流接触器,
停止向电网供电。
(2)交流过欠压保护。逆变器对电网电压进行持续检测,当检测到电网电压超出规定的电压允许值范围时,逆变器断开交流接触器;如果
农村太阳能路灯安装
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内部重要的电气设备,其设备本身所配备的各类保护功能较为完善,具体有如下基本保护功能。
(1)直流母线过电压保护。逆变器通过持续检测直流母线电压,当连续数次检测到直流电压高于1 000 V时,逆变器断开交流接触器,
停止向电网供电。
(2)交流过欠压保护。逆变器对电网电压进行持续检测,当检测到电网电压超出规定的电压允许值范围时,逆变器断开交流接触器;如果
电网电压在低电压穿越允许范围(20%)内的跌落,低电压穿越功能动作,同时逆变器报警运行,在低电压穿越允许时间内,电网电压没有
恢复,则逆变器断开交流接触器,停止向电网供电。
(3)交流频率保护。逆变器对电网频率进行持续检测,当检测到电网频率超出规定的频率允许值范围时,逆变器会再0.2 s内断开交流
接触器,停止向电网供电。
(4)极性反接保护。当直流输出电压100 V数值,程序检测到直流有反向电流大于40 A左右时,逆变器提示极性反接保护,禁止
运行。
(5)短路保护。光伏电站逆变器对电网电流进行持续检测,当检测到电网电流大于1.5倍额定电流时,逆变器断开交流接触器,停止向
电网供电。
(6)孤岛效应保护。逆变器同时采用被动式和主动式孤岛检测算法,对电网进行检测, -旦检测到孤岛现象逆变器断开交流接触器,使
逆变器与电网脱离。
(7)过温保护。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IGBT散热器温度超过限制,逆变器断开交流接触器。
(8)直流过载保护。逆变器对直流侧输入功率进行持续检测,当检测到直流输入功率大于限制时,逆变器自动限制大输出交流功率至可
控范围内。
除了光伏电池板的发电功率、安装地区 (年等效利用小时数)外,光伏电站发电还要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比如安装角度和朝向、当
地气候、连接线路材质、表面遮挡物等。
1、安装光伏电池板需要 安装角度和朝向,以便使光伏电池板充分接受光照,终实现电站发更多的电,发挥大作用。要是胡乱安装,
人家有角度,你平躺放置;人家坐北朝南,你偏偏坐南朝北,与科学背离,可不就影响发电量了!
2、如果连日降雨、降雪,长时间雾霾不散,沙尘暴出现等,连太阳都见不到,再好的光伏电池板也发不了电。要是使用劣质电缆之
类的线路,发的电都偷偷漏掉了, 发的再多也没用,还容易出现事故。由此可见,材质的重要性。
3、光伏电池板的遮挡物要时常清理。比如,光伏电池板附近有大树,或者高大的房子,总共光照还没几个小时,怎么充分发电。这
就是选址的问题了。或者,当地风沙大,不精心维护,电池板子上都是尘土,也不能充分发电。
以上的种种,都是影响光伏发电的因素,所以要想发电多,除了优化设计电站外,还可以选择光伏组件。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对于大多数看好分布式发电的用户来说,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是理想的模式,这样即可以拿到自发自用较高电价,又可以在用不掉
的情况下卖电给电网。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阻力颇多,原因是光伏从业者和地方电网公司人员信息的不对称,互相缺乏对于对方知识
的了解,这也是为什么该模式成为光伏电价政策和国网新政中让人难以理解的部分。
光伏发电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时,用户(或者称之为"投资商”)希望所发电量尽可能在企部消耗掉,实在用不掉的情况下,
可以送入电网,以不浪费掉这部分光伏电量。但电力公司希望的是用户简择,要么自发自用,要么升压上网。因为,自发自用余电上
网对于地方电力公司来说,要增加一些工作量:区域配网容量计算(允许反向送电负荷)、增加管理的电源点(纯自发自用可以降低标准来管
理)、正反转电表改造后的用户用电计量繁琐(需要通过电表1和电表2的数值换算得出用户实际用电负荷曲线和用电量)、增加抄表工作量
等。
当然,从本质上来说,电力公司无法获得用户自发自用电量的购售电差价,对于地方电力公司是-一个实际损失。 既增加了工作量,又
没有实际利益,因此会设置各种理由让投资商不选择这种并网方案。但只要从技术上充分说明这就是电网公司允许的余电上网方案,
并且有一一个合理的设计稿,当地电力公司就无法轻易拒绝投资商的申请。
很多光伏电站业主他们认为,只要在电表3处(400V侧)并网,光伏电力用户消纳不了的话,可以直接通过配电变压器反送至10kV侧(或
35kV)。但实际上这是不允许的,违背了配电网的潮流设计,可能会引起400V侧的电压、功率因素等异常,同时某些保护设备也有可能会
因此失去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