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解说寿衣颜色的讲究
民族有5000年的历史,殡葬礼仪的讲究也是有很多,比如清初期,汉人不得已剃发易服,死后羞于见祖宗,一般会在脸上盖一层白布,后来逐渐成为了一种习俗。
大概再也找不到一个民族因为穿自己的民族衣服而惨遭杀1戮的,的汉人,却是这样一批可怜人,他们因为穿自己的服饰,被杀1戮,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抗争,才有了结果,但却是活人不许穿,死人可以穿。新
殡仪馆服务
殡仪馆解说寿衣颜色的讲究
民族有5000年的历史,殡葬礼仪的讲究也是有很多,比如清初期,汉人不得已剃发易服,死后羞于见祖宗,一般会在脸上盖一层白布,后来逐渐成为了一种习俗。
大概再也找不到一个民族因为穿自己的民族衣服而惨遭杀1戮的,的汉人,却是这样一批可怜人,他们因为穿自己的服饰,被杀1戮,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抗争,才有了结果,但却是活人不许穿,死人可以穿。新成立后,逐渐推行火葬,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丰富,人们的要求也逐渐不再拘束于基本生活,而是追求精神需求,殡葬行业能够满足人们需求。于是,在360年前,汉族人只有死去了,才能够脱下长袍马褂,换上自己的民族服饰,再蒙上白布,表示无颜见祖宗。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了三百多年,这就是史学家说的:神州不复汉衣冠。在往后的几百年里,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剃头、留辫子、旗袍马褂,忘记了不同于旗袍马褂的寿衣是怎么来的,只是粗略的知道,什么样的衣服是寿衣:“右衽、交领、博带、广袖”,只有死人才穿的衣服。
追悼会仪式
1.宣布某某某同志追悼会开始,接着宣读治丧委1员会名单,宣布前来参加追悼会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姓名,宣布有哪些人员参加追悼会和送了花圈。
2.鸣炮
3.向某某某同志遗1像致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4.向某某某同志默哀,奏哀乐,默哀毕
5.请某某同志致悼词! (可介绍其职务或身份)请某某某同志生前好友代表某某同志讲话!
7.宣读唁信、唁电!
8.请某某某同志亲属代表讲话!
9.向某某某同志遗体告别
法律上宣告死1亡的条件和法律后果是什么
所谓宣告死1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超过法定期限,人民1法1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依法宣告该公民死1亡的一种法律制度,在法律上,自然人的死1亡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死1亡,是指在生理上的明确无误的真死。(4)祭扫区包括遗1物祭品焚烧处理用房、祭扫室和室外祭扫场地等。一种是法律上的推定死1亡,事实上也可能死1亡,也可能没有死1亡。
(一)宣告公民死1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我国现行的民1法通则第23条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1法1院申请宣告他死1亡:1.下落不明满四年的;2.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
殡仪馆之殡葬用语释义
殓:殓通敛,为死者穿衣换铺盖叫小殓,入棺叫大1殓
小殓之前为死者沐浴,也叫“抹尸”,有干干净净离开人世走向来世之意,从卫生的角度讲这一程序也是有必要的,故今天人们仍固守着,而且做的比过去更完善,比如过去人们用酒,今天人们使用酒精等。帮助个人了解死1亡,增进人们把握生命意义,并提供人们检视死1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小殓之后,人们往往还在死者手里、口里放上一些东西,还要用布条扎住死者的两臂和小腿。手里拿东西意为不能空手上路,口里衔东西意为不能空腹上路。捆扎手腿是怕死者“惊尸”,“惊尸”挺可怕的,其实就是尸1体痉摩,尸1体11痉挛是一种尸1体现象。尸1体还有一种自溶现象,往往从口、鼻、耳、肛1门等排出污物、浊气,所以,现代丧事中,人们用药棉堵塞。小殓之后就是大1殓,大1殓就是入棺。人棺不等于盖棺定论,棺盖一定要错开放。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对死者还抱有生还的希望。在提倡火葬的今天,小殓之后就要送入医院的太平间或殡仪馆的停尸间冷藏起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