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你不够爱孩子
父母教育不好孩子,还是因为他不够爱孩子。为什么这样说呢,难道不是天底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的吗?
是的,想一想,如果你爱某样东西,你就会乐于花时间去陪伴它,去了解它,去呵护它。而有一部分父母,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耐心。
他们只是照顾好孩子的需求,然后希望孩子不要吵闹,不要惹麻烦就好了。根本不想花时
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你不够爱孩子
父母教育不好孩子,还是因为他不够爱孩子。为什么这样说呢,难道不是天底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的吗?
是的,想一想,如果你爱某样东西,你就会乐于花时间去陪伴它,去了解它,去呵护它。而有一部分父母,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耐心。
他们只是照顾好孩子的需求,然后希望孩子不要吵闹,不要惹麻烦就好了。根本不想花时间去陪伴孩子,去了解孩子,听孩子倾诉。他们只是不得不去尽为人父母的义务罢了。
如果你不够爱孩子,又怎能教育好孩子呢?真正的爱,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而且是要你十分乐意地去付出。但是也有一部分父母,因为自己付出了太多,孩子又不听话,于是和自己的期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这类父母的口头禅就是“我都是为你好……”,他们爱孩子吗?他们是爱孩子的,但是他们爱需要孩子回报,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他们就会受到挫败感。
教育孩子,一是要做好榜样,二是要真正爱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的,如果孩子在童年是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将是他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也是你作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伟大的事。
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将孩子抚养成人了。如果孩子在童年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将终其一生来艰难地寻找这份爱,而且往往会迷失自我,甚至感受不到生命中的爱。
我们都是次做父母,不懂家庭教育很正常,重要的是家长可以持续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
多表扬孩子
无论处于哪个时期的孩子,肯定都是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表扬的。家长平时可以在孩子做正确了一些事情之后给予口头表扬,也可以在孩子犯错了之后对其进行纠正,比如垃圾随便丢弃没有扔进垃圾桶,可以给孩子进行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告诉他垃圾不能随意丢弃,让他按照正确的方法再来一遍,这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话语表扬,比如谁说“你真棒”、“好样的”、“宝宝真聪明”等方式来加强这个正确方法,让孩子得到一个信号:我做对事情可以得到表扬。曾经看到有句话说:越是孩子不可爱的时候,越是孩子需要爱的时候。这样就可以加强孩子对于什么是正确事情的认知。
不溺爱孩子
出于4+2+1的家庭模式,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就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了,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势必会动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家以外的世界。
在教育过程中,为了孩子的健康要让孩子吃垃圾食品,为了孩子好好学习,回家也不开电视,极端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失去归属感,变得不能接受自己。 作为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限制行动,但是只限制就足够了,不需要禁止。
尤其是孩子年龄越来越大,他们接触到的人也会更多,家长的很多限制就会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因为孩子需要融入别的圈子中,他们自己要学会衡量行为的利弊才能更好的加入社交。
孩子的零花钱、社交、看电视、吃饭,根据社会群体的不同有不同的行为习惯,放宽家长在生活中制定的规则,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适当放弃。 只要孩子不越过下面的线,在可以容许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
不能用简单的正邪来衡量孩子的行为。 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有时看起来明显是错的,但是在正确的时机这样做是正确的。 父母必须学会自己处理孩子的方法,不是极端的做法而是适应孩子的世界。闾丘露薇曾说: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其实并不矛盾,也必须同时存在。 不管这些做法在极端的情况下是否正确,如果是极端的事实,就有很大的缺陷。
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没有必要总用命令的口气,想要教会孩子尊重别人,父母要先以身作则尊重孩子,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没有养成很好的礼节,家长不能太执着于说教,而是要用自己尊重孩子的行为来为他们做。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孩子的成长期不容错过
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真是越大越管不了了”,仿佛孩子长大之后,就没办法教了。
也许,是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时期。
一位作家说过,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
“该你教育的时候,你在忙工作,不去关注孩子,把教育的权利让给别人。
等孩子长大了,你再教育,孩子不信任你了,也不会再听你的了。”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说得好: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自己成功重要,还是陪伴孩子重要?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搞清楚。
我们总想着要多挣点钱,却不知道每一次缺席都是拒绝了教育孩子。
我们总希望给孩子的,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可以慢慢来,却不知道现在就是的时候。
无论如何,请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
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
多听孩子说话,让他开心了会跟你分享,委屈了会找你诉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