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员混入宿舍带来的安全隐患
一般高校的学生宿舍楼大概一般在 1500人左右的学生人数。宿官员不可能认识每一名进出宿舍的学生,如果只是通过单一的进出方式,当有外来人员要进出宿舍时,可以很容易的进入而不被发现,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学生放在寝室的物品、钱款丢失、外来人员对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且很难在事后进行调查,缺乏有效的证据记录。
与学工
门禁人脸识别管理系统
外来人员混入宿舍带来的安全隐患
一般高校的学生宿舍楼大概一般在 1500人左右的学生人数。宿官员不可能认识每一名进出宿舍的学生,如果只是通过单一的进出方式,当有外来人员要进出宿舍时,可以很容易的进入而不被发现,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学生放在寝室的物品、钱款丢失、外来人员对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且很难在事后进行调查,缺乏有效的证据记录。
与学工处系统对接
可通过学工处系统对接实现自动获取学生的基础信息(姓名、学号、年级、等)。 避免获取学生的基础数据通过人工获取的不便性。
与财务处系统对接
与财务处系统的对接可获取学生是否缴纳住及在宿舍产生的费用明细。在学生进出 宿舍门口时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语音或其他形式的财务相关的人性化提醒功能。
与系统对接
与系统的对接可获取宿舍管理等人员的基础信息,同时系统可通过门 禁终端子系统提供的数据对相关宿舍管理人员、巡查人员进行考勤报表功能。
与信息中心一卡通系统对接
与信息中心一卡通系统对接可通过获取学生的基础信息(学号、姓名等),同时可 为信息中心提供学生进出寝室的通行信息及人脸识别服务接口。
随着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刷脸支付、刷脸门禁陆续出现,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但“刷脸”的安全性也引起了大家的争论。不久前,成都多个小区使用了人脸识别门禁装置。
“要实名制,录人像的时候要放在上面。”
安装后,可以不用门禁卡,刷脸进门。乍一看的确很方便,但当个人信息一次次流入茫茫数据大海之后,谁又来为你的隐私安全保驾护航呢?对此,封面新闻记者日前对成都市几个小区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进行了一番调查。
虹膜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中的识别手段。与其他识别技术比较,虹膜识别具有以下特点:
准确性准确性是生物特征识此外关键性能。受英国委托,物理尝试室(NPL)对、虹膜、指纹、掌纹、面部、声音、手书动力学等7项技术进行了测试和较量。根据陈述,虹膜和的准确度,而面部则是“是不准确的”。为了提高指纹的准确性,必需采集十个手指的指纹。此外,日本主动识别钻研会(AIM)给出了不同技术的不同接受率,虹膜比指纹1200倍,比人脸12000倍,比语音40000倍。AIM认为的准确度是声音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