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致病菌大量繁殖,所以在虾蟹的养殖过程中,改底是养殖户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特别在高温季节的投料高峰期以及高密度养殖池塘,养鱼的池塘在投喂高峰期和高密度的精养池塘也需要定期改底,我们需要做到“底质改良的效果”大于“底质恶化的速度”。
一、池塘底部的好坏
1、底部好的标志:用适当的工具,将底泥捞出来看一下,不黏手、不脏、无恶臭味,且无气泡冒
水产养殖鱼塘缺氧处理办法
和致病菌大量繁殖,所以在虾蟹的养殖过程中,改底是养殖户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特别在高温季节的投料高峰期以及高密度养殖池塘,养鱼的池塘在投喂高峰期和高密度的精养池塘也需要定期改底,我们需要做到“底质改良的效果”大于“底质恶化的速度”。
一、池塘底部的好坏
1、底部好的标志:用适当的工具,将底泥捞出来看一下,不黏手、不脏、无恶臭味,且无气泡冒出。
2、底部坏的标志:用器皿捞一点底泥出来看一下,粘稠、滑手、恶臭,呈发黑现象。
二、造成底质变坏的原因
1、在目前高密度、大投喂的养殖模式下,饲料并不能被完全摄食并吸收,鱼虾蟹都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排泄物,还死藻、死藻、动植物残骸沉积在底部,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异养性细菌的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形成底部氧债,产生多种有机酸,形成容易滋生有害病原体的环境,比如纤毛虫、弧菌、嗜酸性单孢菌以及部分真菌(如同垃圾长期堆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 投喂量越大,排泄量也会越大,形成大量有机质,如果超过水体生态系统(藻、菌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就容易浊水,溶解氧和分解能力的不足就更容易显现,从而对鱼虾鳃部组织造成封鳃、载氧能力降低,还会腐蚀鳃部,引发疾病的发生。
泻”。
蠕虫类:重点来啦,和鱼虾有关的多起来了。
1.华支睾吸虫:这个就是生吃鱼虾能的,会因胆管梗阻引起相应症状。
2.卫氏并殖吸虫:因生食淡水蟹类、蝲蛄而,引起肺吸虫病。
3.阔节裂头绦虫:其裂头蚴寄生于各种鱼类,会因生食鱼肉而。
——————————————————————————————————
这类东西相信没什么人愿意看图片,我也懒得上图了。
综上,和鱼虾有关的大致就是这些。
现在回答第二问,不仅仅是生食鱼虾,生食各种肉类(牛肉,猪肉等)、贝类、螺类,饮用生水,都是具有较大的的风险。如果在确定食物来源可靠安全的情况下,生食这些鱼虾贝类也是可以接受的。
作者:洪捷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003777/answer/607610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池塘清整1.自然清理;推坡、平底、暸晒、翻耕。2.药清塘:新塘:茶麸 漂白(每亩10斤)或三氯(1斤);老塘:茶麸 漂白(每亩20斤)或三氯(1斤)。合理的放养密度面积大小:随面积增大而减小密度。池塘条件:坡度大可以加大密度。底质:底质好可以适当加大密度。增氧条件:随增氧条件可加大密度。目前密度精养:普通苗5~6万尾/亩;苗3~4万尾/亩。套养:普通苗4~6万/亩;鲤鱼或草鱼300尾/亩。普通苗2~3万尾/亩、鱼正常放养、鲫鱼不放。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