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的骡马古道
中条山横亘东西,阻隔了南北往来,但地处大山脚下的人们,经常上山打柴、挖药材,在山中寻找食物、山货,来接济生活。因为南北面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在生活中,就有物物交换的必要。山南人有粮食,但缺少一些生活用品,如盐、布匹等,就驮着粮食、土产、毛皮、中药材等翻山过来,上集赶会。村里的人,还有北边的人、经商的人,也会带着物资,翻山到山南去。而东峪这条山谷,则成
骡马运输电话
中条山的骡马古道
中条山横亘东西,阻隔了南北往来,但地处大山脚下的人们,经常上山打柴、挖药材,在山中寻找食物、山货,来接济生活。因为南北面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在生活中,就有物物交换的必要。山南人有粮食,但缺少一些生活用品,如盐、布匹等,就驮着粮食、土产、毛皮、中药材等翻山过来,上集赶会。村里的人,还有北边的人、经商的人,也会带着物资,翻山到山南去。而东峪这条山谷,则成了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一是它比较平缓,只需翻越一道山梁。二是线路比较便捷,两地都可从中受益。三是它位置居中,东边解州到西边的韩阳之间,近50公里,就数这条路好走。行走在这条道上,一是用肩挑,二是用骡马驮运。选择人挑,十多公里路,还要翻山越岭,比较累,之后人们就多数选择用骡马驮运。这样,时间一长,南北过往的客商,便逐渐形成了中条山的骡马古道。如想了解更多的骡马运输服务相关信息,欢迎致电咨询。
古老交通方式——骡马运输
2016年8月17日,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马帮”驮队正在搬运水泥上山。 当日,在贵州省从江县下江镇平江村321国道旁,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马帮”兄弟用他们的骡马“蚂蚁搬家”式将榕江车江220千伏变电站至平江110千伏变电站二回110千伏线路工程材料一点一点搬运到山顶施工现场,保证了联网工程的顺利施工。 “马帮”是民间对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它是西南、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古老交通运输方式。如想了解更多的骡马运输服务相关信息,欢迎致电咨询。
茶马古道的历史历程
起源汉朝,兴于唐宋,至清代废止。
从唐朝开始,文成公主入藏,大力发展饮茶文化,对汉藏民族交流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乾元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北宋时期,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
元代时期,其本部蒙古产马,官府废止了茶马治边政策。
到了明代,官府恢复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
至清代,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廷之后废除茶马法,令五司之茶一律改为商茶,结束了盛行已久的茶马互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