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规范要求:
1、风管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风管的安装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2、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亦不宜突出法兰外,法兰角处应错缝交接,不应垂直叠接;
3、 薄钢板法兰形式风管的连接,弹性插条、弹簧夹或紧固螺栓的间隙不应大于150
保养
施工规范要求:
1、风管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风管的安装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2、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亦不宜突出法兰外,法兰角处应错缝交接,不应垂直叠接;
3、 薄钢板法兰形式风管的连接,弹性插条、弹簧夹或紧固螺栓的间隙不应大于150mm,且分布均匀,无松动现象。地下室如采用弹簧夹的切断面应防止锈蚀;
4、支吊架安装: 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边长尺寸小于等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分别延长至5m和3.75m;对于薄钢板法兰的风管,其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风管支、吊架宜按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对于直径或边长大于2500mm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I——每段电缆平均长度(米),按下列参数取定:1kV以下电缆:截面35mm2以内取600-700米。离风口距离不宜小于200mm。风阀应设置独立支吊架;风管末端或在间距不大于20m处应设置固定支架,且应在支架安装过程中排布安装到位;所有支架应打孔或冲孔,倒角,禁止气割,吊筋及支架应防腐;吊筋支架横担下应用双螺母,长度控制在10~20mm;
5、 在风管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一般采用防火棉和防火泥封堵;
6、 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各类风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及检修的部位,安装后的手动或电动操作装置应灵活、可靠。
7、 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漏光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8、成品保护。

主要机具
1.套丝机,砂轮锯,台钻,电锤,手砂轮,手电钻,电焊机,电动试压泵等机械。
2.套丝板,管钳、台钳、压力钳,链钳,手锤,钢锯,扳手,she钉枪,倒链、电气焊等工具。
作业条件:
1.主体结构已验收,现场已清理干净。
2.管道安装所需要的基准线应测定并标明,如吊顶标高、地面标高、内隔墙位置线等。
3.设备基础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安装条件。
4.安装管道所需要的操作架应由人员搭设完毕。
5.检查管道支架、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是否正确。
6.喷洒头安装按建筑装修图确定位置,吊顶龙骨安装完按吊顶材料厚度确定喷洒头的标高。封吊顶时按喷洒头预留口位置在顶板上开孔。
钢结构应用形式1.箱形混凝土柱
箱形混凝土柱是在箱形柱中间加入隔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在箱形柱内灌注高强度等级(C50)混凝土,这样就形成了两种材料共同工作、互相辅助的机理,从而根chu了荷载作用下,在其强度还未达到极限时,先产生相对大的变形情况。
它的优点有三:一是施工操作简单便捷;二是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三是承载能力强。
2.抗侧力支撑混凝土筒结构
电梯、楼梯位置形成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作为剪力墙抗侧力支撑,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对于优化抗侧刚度,改善抗震性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构件安装质量控制
(1)钢结构安装前,应对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构件的yong久变形和缺陷超出允许值时,应进行处理。
(2)钢柱安装要检查柱底板下的垫铁是否垫实、垫平,防止柱底板下地脚螺栓失稳。
(3)控制柱是否垂直和有无位移,安装工程中,在结构尚未形成稳定体系前,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4)当钢结构安装形成空间固定单元并进行验收合格后,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将柱底板和基础顶面的空间用膨胀混凝土二次浇筑密实
(5)检查钢结构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
5.紧固件连接质量控制
(1)注意高强螺栓摩擦面的加工质量及安装前的保护,防止污染、锈蚀。并在安装前进行高强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检查高强螺栓出厂证明、批号,对不同批号的高强螺栓定期抽做轴力试验。
(2)高强螺栓安装要求自由穿入,不得敲打和扩孔。因此在钢结构制作时应准备一定的胎架模具以控制其变形,并在构件运输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固定措施以保证其尺寸稳定性。
(3)钢结构安装过程中板叠接触面应平整,接触面必须大于75%,边缘缝隙不得大于0.8mm。3镶接用各类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做好保养工作,确保在镶接时正常运行。对高强螺栓安装工艺、包括操作顺序、安装方法、紧固顺序、初拧、终拧进行严格控制检查,拧螺栓的扭力扳手应进行标定等。终拧完毕应逐个检查,对欠拧、超拧的应进行补拧或更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