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流泵是一种“拉出”式结构泵,在检查和拆卸叶轮和轴封时,毋须将与泵体相连接的管路拆开。装有精密加工的泵轴和装有稀油润滑的轴承,在填料函盖中装有防护轴套。轴承箱的油位,可由恒位油杯来控制。
泵体的支脚,可承受来自管路的任何载荷,并直接传递给基础。这样,转子不会因为泵承受受载荷而产生弯曲,从而保证轴承的较佳使用寿命。
由于较大的过流面积,从而减少阻塞。
下吸式混流泵
混流泵是一种“拉出”式结构泵,在检查和拆卸叶轮和轴封时,毋须将与泵体相连接的管路拆开。装有精密加工的泵轴和装有稀油润滑的轴承,在填料函盖中装有防护轴套。轴承箱的油位,可由恒位油杯来控制。
泵体的支脚,可承受来自管路的任何载荷,并直接传递给基础。这样,转子不会因为泵承受受载荷而产生弯曲,从而保证轴承的较佳使用寿命。
由于较大的过流面积,从而减少阻塞。
泵的旋转方向,从驱动端看,为顺时针方向。
混流泵 开机前的检查
<1>用手盘动电动机联轴器,检查转动是否灵活,有无轻重小均匀或摩擦的感觉。
<2>检查轴承;对滚动轴承检查润滑油油(脂)是否在显示窗指示位置,对橡胶轴承检查上部冷却水润滑是否准备好。
<3>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是否全部拧紧,有无松动的现象。
<4>检查进出水流道及进水池有无杂物堵塞,如有应及时排除。
<5>检查仪器、仪表部分是否正常,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达到额定电压<380v>。电源电压较低不得额定电压5%,较高不得超过额定电压10%。
<6>检查集水池水位深度是否符合要求。泵站较低水位不得水泵基础梁下表面。
混流泵常见的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
1、混流泵功率耗费过大
问题原因分析:水泵转速太高;水泵主轴曲折或水泵主轴与电机主轴不同心或不平行;选用水泵扬程不适宜;水泵吸入泥沙或有阻塞物;电机滚珠轴承损坏等。
处理方法:查看电路电压,下降水泵转速;矫正水泵主轴或调整水泵与电机的相对方位;选用适宜扬程的水泵;整理泥沙或阻塞物;替换电机的滚珠轴承。
2、混流泵泵体剧烈振动或发生噪音
问题原因分析:水泵装置不牢或水泵装置过高;电机滚珠轴承损坏;水泵主轴曲折或与电机主轴不同心、不平行等。
处理方法:装稳水泵或下降水泵的装置高度;替换电机滚珠轴承;矫正曲折的水泵主轴或调整好水泵与电机的相对方位。

卧式蜗壳式混流泵的密封形式
混流泵根据其压水室的不同,通常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混流泵运行、运转应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噪声,油封处无明显泄漏,轴承工作温度不应高过75℃。立式混流泵用于大型泵。卧式蜗壳式混流泵的结构与单级单吸离心泵相似,只是其叶轮形状不同,混流泵叶片出口边是倾斜的,叶片数较少,流道宽阔,混流泵的流量一般较离心泵大,其蜗壳体也较大,为了支承稳固。
泵的基础地脚座一般均设在泵体下面,轴承体靠泵体支承。减小摩擦损失对于前两项而言,若是零件表面粗糙度大,可进行先磨光后涂护,涂护按面积大小采用环氧树脂等易涂、材料做涂敷处理。此外,卧式蜗壳式混流泵的密封形式常采用平面密封(又称轴向密封),即以叶轮上的轴向端面与泵盖上的相应密封面进行密封。装配时在蜗壳体与泵盖或轴承体间垫纸,当轴向间隙增大后,可抽掉纸垫或在叶轮的后盖板轮毂端面加铜垫片以减小间隙。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