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结构类型
大棚的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 塑料大棚一般覆盖的面积为1-3亩,管理方便。但可进行多个棚的覆盖。由于棚体高大不便用草帘进行防寒,而在棚内用多层薄膜进行内防寒,棚内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主要生产季节是春、夏、秋。1978年大棚生产已推广到南方各地,大棚面积已达
智能大棚供应商
大棚结构类型
大棚的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 塑料大棚一般覆盖的面积为1-3亩,管理方便。但可进行多个棚的覆盖。由于棚体高大不便用草帘进行防寒,而在棚内用多层薄膜进行内防寒,棚内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主要生产季节是春、夏、秋。1978年大棚生产已推广到南方各地,大棚面积已达10万亩。冬季气温在-15℃以上的地区可种植一些耐寒性强的作物,或用火炉进行临时性补充加温。因为其棚型比中、小棚高大,又不同于温室的建筑结构,故称其为大棚。在我国北方旱区,春寒,冻土层深、风雪大,多采用跨度、高度较大的拱形圆棚。 大棚建造的形式有多种。
为了加强防寒保温,提高大棚内夜间的温度,减少夜间的热辐射而采用多层薄膜覆盖。多层覆盖是在大棚内再覆盖一层或几层薄膜,进行内防寒,俗称二层幕。白天将二层幕拉开受光,夜间再覆盖严格保温。温室大棚的降温措施有哪些1、外遮阳系统,就是将多余的阳光遮挡在温室大棚外面,形成阴凉来保护大棚内的作物,是棚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温度。二层幕与大棚薄膜之间隔,一般为30-50厘米。除两层幕外,大棚内还可覆盖小拱棚及地膜等,多层覆盖使用的薄膜为0.1毫米厚度的聚乙烯薄膜,或厚度为0.06毫米的银灰色反光膜,0.015毫米厚的聚乙烯地膜。
大棚搭建地点
选择向阳、避风、高燥、排水良好,没有土壤病害的地方搭棚。
京鹏润和以“创业报国,服务三农”为己任,打造民族为目标,全方面致力于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研发和推广,目前拥有专利30余项,相继开发了以“柔性墙体日光温室”、“日光温室智能温控放风机”、“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几字钢装配式日光温室骨架”、“新型抗老化防水保温被”、“连栋温室内用保温被”、“温室内保温传动装置”、“可调节式栽培架”、“草莓立体栽培架”等核心专利技术。其中内用保温被获发明专利,自主研发的柔性墙体日光温室,具有保温性高、造价低、无建筑垃圾、安装速度快、功能提升空间大等诸多优势。尤其在高寒地区、沙荒及干旱地区为抗御低温干旱及风沙危害起着重大作用。
温室大棚如何管理能提升效益
如何才能保证温室大棚的效益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建造和日常管理中掌握一定的技巧了。温室大棚厂家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大棚建造和管理的一些内容。
1、温度方面:铺设地膜,提高地温,日光温室大棚,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非强降温天气,温室大棚造价,尽量延长光照时间,以增光保温;温室大棚的日常管理及维护措施(1)生长期不同,所需要的水量不同。增加外层草苫及薄膜的层次,改善保温效果;在棚内扣小拱棚,夜间覆盖薄膜与草苫;在棚内温度8℃时要考虑适时补温,利用温室增温燃烧块、电热线、热风炉等设施,提高棚内温度。
2、光照方面:通过地面铺盖反光膜、墙面挂反光膜、内墙和立柱表面涂成白色等措施,充分利用反射光。有条件的地方在棚内可悬挂白炽灯,使农作物有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保持棚膜清洁、及时消除膜内水滴,充分保持棚膜的透光性。
温室大棚已经被广泛应用
在温室大棚出现以前,人们种植农作物主要是看天气和季节,这样才能让作物获得收获。但是受自然环境影响,一旦遇到旱涝季节就会造成颗粒无收的情况,不仅让人们经济亏损,严重的话还会让人吃不饱肚子。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温室大棚是通过改变局部区域的温度、湿度等情况,使一定的环境内适合农作物生长,这种形式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种植形式。
温室大棚刚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很多人还很怀疑这种情况是否可行,再加上原来的材料成本较高,因此只有少数人开始试种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管是种植形式还是大棚架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农业种植已经离不开温室大棚了。
大棚种植瓜果,植物,蔬菜,甚至培育家禽幼苗等都可以在温室大棚下进行,可以说温室大棚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