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有色金属分为5类:
轻金属密度小于4500千克/立方米(0.53~4.5g/cm3),如铝、镁、钾、钠、钙、锶、钡等。
重金属密度大于4500千克/立方米(4.5g/cm3),如铜、镍、钴、铅、锌、锡、锑、铋、镉、等。
贵(类)金属价格比一般常用金属昂贵,地壳丰度低,提纯困难,化学性质稳定,如金、银及铂族金属。
有色金属半金属
收废铝公司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有色金属分为5类:
轻金属密度小于4500千克/立方米(0.53~4.5g/cm3),如铝、镁、钾、钠、钙、锶、钡等。
重金属密度大于4500千克/立方米(4.5g/cm3),如铜、镍、钴、铅、锌、锡、锑、铋、镉、等。
贵(类)金属价格比一般常用金属昂贵,地壳丰度低,提纯困难,化学性质稳定,如金、银及铂族金属。
有色金属半金属性质价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硅、硒、碲、、硼等。
稀有金属包括稀有轻金属,如锂、铷、铯等;
据统计,如从矿石生产每吨钢能耗以100计,镁为 1127,铝为767,镍为455,铜为352,锌为206。因此,在有色金属工业中,降低能耗问题非常突出。 在有色金属的开采、选矿、冶炼、加工及再生回收过程中,有多种提取方法可资选用。
就冶炼过程而言,通常分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冶金。
火法冶金一般具有处理精矿能力大,能够利用硫化矿中硫的燃烧热,可以经济地回收贵(类)金属、稀有金属等优点;但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环境保护。
湿法冶金常用于处理多金属矿、低品位矿和难选矿;
电冶金则适用于铝、镁、钠等活性较大的金属的生产。这些方法要针对所处理的矿物组成选择使用或组合使用。
重介质选矿法
即利用重介质重选的办法分选出密度大于铝的铜等重有色金属,其利用了铝的密度比其他重有色金属小的原理,使废铝浮在介质上面,而重有色金属沉在底部,达到分离之目的。但技术之关键是筛选一种密度大于铝而小于铜的介质,这种介质决不是水或其他液体,肯定地说是一种流体。工作时流体在做往复运动,废铝即浮在介质的上面被分开。焊接好的接缝在许多情况下都比原来的基本底料要结实,因而还能满意使用好多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