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
这20年应当是钢结构发展的兴盛期,由于钢结构具备一些优点,已成为建设工程中的主要结构,特别是钢产量持续上升,1997年1亿吨,给我们发展钢结构创造了有条条件。1998年我们已能生产轧制H型钢,为钢结构提供了新的型钢系列,这时期钢结构工程发展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单层厂房框架结构。规模较大的有钢铁厂、无缝钢管厂、火力发电厂
钢结构设备图片
发展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
这20年应当是钢结构发展的兴盛期,由于钢结构具备一些优点,已成为建设工程中的主要结构,特别是钢产量持续上升,1997年1亿吨,给我们发展钢结构创造了有条条件。1998年我们已能生产轧制H型钢,为钢结构提供了新的型钢系列,这时期钢结构工程发展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单层厂房框架结构。规模较大的有钢铁厂、无缝钢管厂、火力发电厂等。其特点有面积大(20万平方米),柱高度大(50米)、柱距大(48米)、连跨多(8跨)、吊车起重量大(450吨)等。
当然除几个运动会及博览会场馆外,值得提出的还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北京南站,大剧院,台新台址,上海铁路南站,北京新保利大厦,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南通体育场,广州的电视塔、西塔、新剧院、博物馆等。由于这些特色工程,也产生了多项钢结构制造、安装的新技术。同时也涌现出大批钢结构企业,这对今后的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从世界范围看,日本国土处于太平洋地区带中,特别重视追求住宅良好的抗震性。20世纪90年代末1,日本预制装配住宅中木结构占18%,混凝土结构占11%,钢结构占71%。钢结构工业化住宅生产厂家规模比较大的有7~8家。1965年钢结构在美国仅占建筑市场15%;1990年上升到53%,而到2000年已经上升到75%。 另外,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芬兰等国都有本国成熟的钢结构住宅体系,钢结构住宅占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缺少针对钢结构住宅的设计与施工规范
钢结构住宅是近十几年在国内刚发展起来的新型建筑形式,相应的技术规范、规程的编制工作滞后,多数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钢结构知识陈旧,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的改观。另外,我国钢结构理论与试验研究尚不深入,很多技术问题还不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设计人员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结构师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只有《钢结构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矩型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可以参考,目前,虽然已有两部规程和几部地方标准,要做好钢结构住宅设计还远远不够,只能是摸索着前行,一方面考虑做好设计,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工厂加工和现场安装等问题,很难保证设计与施工质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