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中半溶性阳极有什么特点?电镀工艺涉及到很多步骤,其中蕞主要的就是电镀溶液和阴、阳极。宣城汉铭表面处理为大家介绍,在电镀工艺中使用的半溶性阳极有什么特点。对于半溶性阳极,实际上还是可以完全溶解的阳极。所谓半溶性是指这种阳极处于一定程度的钝态,使其电极的极化更大一些,这样可以让原来以低价态溶解的阳极变成以态溶解的阳极,从而提供电镀镀液所需要价态的金属离子,比如,铜锡合金中的合金
化学镀硬铬厂家
电镀中半溶性阳极有什么特点?
电镀工艺涉及到很多步骤,其中蕞主要的就是电镀溶液和阴、阳极。宣城汉铭表面处理为大家介绍,在电镀工艺中使用的半溶性阳极有什么特点。
对于半溶性阳极,实际上还是可以完全溶解的阳极。所谓半溶性是指这种阳极处于一定程度的钝态,使其电极的极化更大一些,这样可以让原来以低价态溶解的阳极变成以态溶解的阳极,从而提供电镀镀液所需要价态的金属离子,比如,铜锡合金中的合金阳极。为了使合金中的锡以四价锡的形式溶解,就必须让阳极表面生成一种钝化膜,这可以通过采用较大的阳极电流密度来实现。实践证明,电镀镀铜锡合金的阳极电流密度在4A/dm2左右,即处于半钝化状态,这时阳极表面有一层黄绿色的钝化膜。如果电流进一步加大,则阳极表面的膜会变成黑色,这时阳极就完全钝化了,不再溶解,而只有水的电解,在阳极上大量析出氧。对于靠电流密度来控制阳极半钝化状态的镀种,要随时注意阳极面积的变化,因为随着阳极面积的缩小,电流密度会上升,蕞终导致阳极完全钝化。
镀硬铬过程中除氢的目的是什么?
镀硬铬时,在阴极不但可以沉积金属铬,还电离出大量氢离子,其中一部分在阴极还原成氢气,另一部分则渗透到镀层或基体金属内部,使镀硬铬镀层和底材的金属晶格发生变化,产生较大的应力,使镀硬铬镀层性能改变,导致脆裂甚至脱落。除氢的目的就是降低镀硬铬镀层和基体金属的脆性,提高镀硬铬镀层的使用性能。
镀硬铬之后应尽快将零件放入洫、烘箱或真空中进行除氢。除氢处理一般采用加热的方法,在尽量使镀硬铬镀层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除氢越。一般温度控制在100~300℃,常用180—200℃,时间为2~4h。温度不要太高,那样会降低镀硬铬镀层的硬度。
凡是镀硬铬前硬度≥40HRC的基体镀后要尽快除氢,在(200±5)℃的条件下,除氢3h;镀前硬度≥55HRC的基体金属,镀硬铬镀后的除氢温度要降到(150±5)℃,但时间要适当延长。
用油浴除氢时,要先将镀硬铬零件提前预热,可将镀硬铬零件放人热水或烘箱中预热70~80℃,再将镀硬铬零件放入温度与之接近的油浴中,再将温度逐渐提高到除氢温度,以避免由于温度的聚变,使镀层造成损坏。该方法的优点是零件每个部位的温度都很均匀,除氢的效果比较好。
镀硬铬在磨光时出现爆裂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镀硬铬的过程中如果在磨光时出现爆裂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汉铭镀硬铬常见啊来为大家解答:
(1)可能原因:镀硬铬的镀液温度太低或电流密度太大
原因分析:镀硬铬的镀液的温度太低,电流密度太大,得到的镀层呈网状裂纹,镀硬铬镀层的硬度大,脆性也大,镀层易剥落。
处理方法:
a.控制合适的镀硬铬的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
b.采用阴极保护。
(2)可能原因:镀硬铬后除氢不
处理方法:用l80~200℃的热油浸渍(1~2h)或在相同温度下的烘箱中除氢2~3h。
(3)可能原因:镀硬铬前工件除油不良
处理方法:改善镀硬铬工件的除油质量。
(4)可能原因:镀硬铬前未进行弱腐蚀处理或处理不良
处理方法:据工件形状和材质,进行必要的阳极浸蚀(生铁除外)。
(5)可能原因:镀硬铬工件淬火过度
处理方法:严格遵守工艺规范,用180~200℃的热油浸渍1~2h。
(6)可能原因:镀硬铬后磨光的砂轮太硬或磨光速度过大
处理方法:镀硬铬工件磨光时,使用中等粒度和硬度的砂轮,并均匀地冷却,同时降低磨光速度。
电镀硌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电镀硌层的两大类型铬镀层可分为,平滑电镀硌层和多孔性电镀硌层两类。
平滑电镀硌层具有很高的密实性和较高的反射能力,但其表面不易贮存润滑油,而多孔性电镀硌层的外表面形成无数网状沟纹和点状孔隙,能保存足够的润滑油以改善摩擦条件。根据它们的性能的不同,决定了两种电镀硌层的使用范围。
平滑电镀硌层使用范围:
1、修复静配合的零件的尺寸;
2、平滑电镀硌层用于提高模子的工作面的光滑度,并且降低工作时的摩擦力;
3、平滑电镀硌层用于延长在较低压力的磨损条件下工作的零件的使用期限。
多孔性电镀硌层使用范围:
1、修复在相当大的比压力、温度高、滑动速度大和润滑供油不能充分的条件下工作的零件;
2、修复切割机床的主轴、泵轴及其它机器零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