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处理单元(CPU)
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器。北京硕人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彩虹大厦,是供热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
国产中型控制器系统公司
PLC处理单元(CPU)
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器。北京硕人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彩虹大厦,是供热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可靠性,对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方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世界上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展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相同I/O点数的系统,用PLC控制器比用DCS,其成本要低一些(大约能省40%左右)。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20世纪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
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CPU)是PLC控制器的控制。PLC采取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数万小时以上,可以直接用于有强烈干扰的工业生产现场,PLC已被广大用户公认为可靠的工业控制设备之一。它按照PLC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
电源PLC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控制器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想要了解更多的PLC的相关信息,欢迎拨打图片上的热线电话!!!
PLC特点
1:能够设置不同类型产品的工位数量及位置参数,并能够在线监控运行过程;
2:设备操作灵活方便,能够实现启动与暂停,自动与手动模式切换,计数与清零,气缸下压时间调整等;
3:螺丝的自动排放,送料,固定,由机器一次性自动完成,不需人工辅助;
4:高速的生产节拍,可实现单工位速度不 1-1.5 秒/件。定位精度高,位置误差不大于 0.02 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