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炉方法:工件热处理装炉时,用一块钢板放在料盘上面,将三个车轮叠放在一起放在钢板上,保证它们之间严密接触,内孔装入铸铁屑(防止工件内孔氧化),车轮间用耐火纤维毡填实,上面再放上一块钢板压实。
加热速度: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和淬火加热速度对提高表面硬度有利。
加热温度:工件室温---750 度时保温1 小时----淬火温度(860~890 度)---淬火(注意此时不保温)
起重机行车轮报价
装炉方法:工件热处理装炉时,用一块钢板放在料盘上面,将三个车轮叠放在一起放在钢板上,保证它们之间严密接触,内孔装入铸铁屑(防止工件内孔氧化),车轮间用耐火纤维毡填实,上面再放上一块钢板压实。
加热速度: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和淬火加热速度对提高表面硬度有利。
加热温度:工件室温---750 度时保温1 小时----淬火温度(860~890 度)---淬火(注意此时不保温)。
油淬回火:采用高温回火,消除了工件大量的残余应力,回火组织由低温回火马氏体,变为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高温回火索氏体。这样在保证踏面具有高硬度的同时又保证工件具有良好的韧性,高温回火的温度550--580 度。(2)热处理:调质(淬火+回火)装炉方法:垂直悬挂入炉淬火:加热温度820---850度,保温0。保温2---3 小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行车车轮组踏面损伤的危害分析
起重机的驱动力和制动力是通过轮轨间的粘着作用,在轮轨接触处产生的使设备前进和制动的外力,因此,轮对尤其是行车车轮组踏面的技术状态直接影响这设备的运行安全。
下面就针对车轮组踏面损伤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行车轮车轮组损伤包括踏面磨耗,路面擦伤和踏面玻璃,踏面损伤的危害有:
(1)使轮轨接触状态恶化,轮轨间冲击振动加大、易损伤轨道、缩短轨道设施的使用寿命;
(2)加大车体上下振动易使机车车辆配件松动,这顿啊、磨损,并产生裂纹,造成意外事故;
(3)轴承所受的冲击力急剧精大,缩短轴承寿命、极易造成热轴;
(4)在强冲击振动下、易损坏运输物品;
(5)车轮踏面磨耗破坏了踏面锥度、降低了设备的运行平稳性,加大了轮轨接触面积,增加了运行阻力;
(6)车轮组踏面磨耗过大造成轮缘外侧距过小、车轮横向振动严重,易发生脱轨事故。
车轮组在滑行形成踏面擦伤,踏面与钢轨强烈摩擦产生高温、冷却后,擦伤处表层金属硬脆、易造成踏面上金属小块脱落或呈片状翘起,形成踏面剥离。

行车轮非圆化问题分类
行车轮主要承受起重机自重及吊重载荷,并使起重机在轨道上往返运行。由于车轮长时间的运行,会使得行车轮直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行车轮的非圆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踏面磨损脱皮:指车轮踏面出现的局部缺陷。这种缺陷主要由于行车轮硬化程度太浅,虽然进行了表面淬火处理,但行车轮的淬硬层深度已不能承受所受到的剪应力,形成极大的梯度位差,使得车轮踏面出现大片层状疲劳脱落。
2、局部塑性变形:不经过淬火处理的车轮踏面硬度不足,工作时会产生局部塑性变形,在车轮表面会出现鳞片状磨屑,而造成早期磨损。而行车轮一般都是45号钢经过热处理和55号钢调质加热处理,还有就是档次更低的铁做的行车轮。有时由于制动力矩过大,车轮会在轨道上打滑,使得车轮踏面出现局部磨损,甚至会出现深沟等更为严重的情形。
3、踏面局部凹陷:铸造车轮过程中,在踏面层下残留、疏松、砂眼等缺陷,当单位所受压力较大时就出现局部凹坑。
4、车轮圆周多边形化:指车轮半径沿整个圆周呈周期性变化。主要有车轮因安装或加工导致的偏心以及由于磨损变形后的车轮横向运动引起的椭圆化、三角形化和四边形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