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测量是施工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设工作,为施工做出一定位置的平面和高程标志。它贯穿于施工的整个过程,使设计图纸得以实施,也使施工得以连续进行。
建筑测量中钢尺的使用:目前,对施工单位测量所用的钢尺要求定期进行检定,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和测量人员认识浅薄,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隐患。较精准的钢尺出厂时必须经过检定,注明钢尺检定时的温度、拉力、尺
测绘工程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是施工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设工作,为施工做出一定位置的平面和高程标志。它贯穿于施工的整个过程,使设计图纸得以实施,也使施工得以连续进行。
建筑测量中钢尺的使用:目前,对施工单位测量所用的钢尺要求定期进行检定,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和测量人员认识浅薄,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隐患。较精准的钢尺出厂时必须经过检定,注明钢尺检定时的温度、拉力、尺长。但钢尺经过长期使用尺长该证书会变化,故须定期对钢尺进行检定。检定时50m的长钢尺及2m~5m的钢卷尺都要检定。
工程测量和地形测绘的区别:地形测量绘是大地测量学的一的分支,工程测量则是专项工程,属工程测量学。地形测绘区域较广,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如公路选线,铁路选线等从地形上可以看出地势的大体变化,也是军事上所需要的。工程测量在范围上要小得多,是当在地形测绘基础上定下初步设计后,进行的专门测量,以补充地形测绘,即所谓加密,以便能满足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
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一般刚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民用建筑每加高一层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应在不同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施工单位在施工期内进行的沉降观测,不得少于4次。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部竣工后的观测次数,刚开始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至下沉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为:砂土地基2年,粘性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当建筑物和构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的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1次的连续观测,同时应对裂缝进行观测。
工作基点(以下简称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根据工程的沉降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而沉降施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布局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依据工作经验,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设三个基点,且与建筑物相距50m至100m间的范围为宜。基点可利用已有的、稳定性好的埋石点和墙脚水准点,也可以在该区域内基础稳定、修建时间长的建筑物上设置墙脚水准点。若区域内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可按相应要求,选在隐蔽性好且通视良好、确保安全的地方埋设基点。所布设的基点,在未确定其稳定性前,严禁使用。因此,每次都要测定基点间的高差,以判定它们之间是否相对稳定,并且基点要定期与远离建筑物的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以检核其本身的稳定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