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 治理有较多措施, 其治理方法包括源头减量、中间控制和末端处理等。目前,我国以末端治理为主。
末端治理技术一般分为破坏性处理和回收性处理,破坏性处理主要包括催化燃烧法和焚烧处理法,回收性处理包括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回收性处理因其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成本较高,目前没有大规模应用。焚烧法是直接将 VOCs 通入焚烧炉中,在炉内充
天津催化燃烧设备
VOCs 治理有较多措施, 其治理方法包括源头减量、中间控制和末端处理等。目前,我国以末端治理为主。
末端治理技术一般分为破坏性处理和回收性处理,破坏性处理主要包括催化燃烧法和焚烧处理法,回收性处理包括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回收性处理因其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成本较高,目前没有大规模应用。焚烧法是直接将 VOCs 通入焚烧炉中,在炉内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该方法成本较低,运用范围较广,技术线路也比较成熟。催化燃烧法是在废气燃烧的时候加入某种催化剂,降低 VOCs 的燃点, 使 VOCs 能够充分燃烧,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现直排。当前常用催化剂种类有 Cu、Fe、Ti 等非与 Pd、Au、Pt等两大类。焚烧处理法和催化燃烧法在 VOCs 治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因其分解氧化、治理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催化燃烧法因无明火、节能、氧化温度低而得到广泛应用。催化燃烧是一种涉及气—固两相的化学反应,其本质机理为在有活性氧参与的条件下发生的深度氧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VOCs 富集在催化剂表面,在较低燃烧温度下发生无焰燃烧,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nHm+ (n+m/4) O2→ n CO2+m/2 H2O + 能量在催化剂的作用下,VOCs 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去除率高达 90%。催化燃烧法具有能耗低、运行可靠稳定、无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在欧美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在我国,催化燃烧法也是处理 VOCs 的主要手段,其应用比例约为 55%。目前,催化燃烧法已经成为处理 VOCs 的主流。
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1)预处理系统
考虑到生产过程中有粉尘,需对汇集后出外墙的管道中的废气进行预处理;通过初效过滤器(G4)及中效过滤器(F8)作为过滤装置,预处理后进入排风总管其作用是去除残留在废气中的颗粒物,保护后续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行。
(2)有机废气净化系统
本项目采用“收集+预处理+活性炭吸附、脱附装置处理+催化燃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 分:
1)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气,经活性炭吸附系统处理后通过排气筒高空排放。
2)活性炭饱和后利用热空气进行脱附,脱附后气体经过催化氧化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净化后排放。
喷漆废气属于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类型,根据行业要求及减少用户投资成本、运行维护费用,本工程选用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设备型号VOC-XC)净化处理,预处理采用干式过滤除尘。
本净化装置是根据吸附()和催化燃烧(节能)两个基本原理设计的。即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该设备采用双气路或多气路连续工作,设两个或N个吸附床可交替使用,一个催化燃烧室,先将有机废气用活性炭吸附,当快达到饱和时停止吸附操作,然后用热气流将有机物从活性炭上吸附下来使活性炭再生;脱附下来的有机物已被浓缩(浓度较原来提高几十倍)并送入催化燃烧室催化转化成CO2和H2O排出,当有机废气浓度达到2000ppm以上时,有机废气在催化床可维持自然,不用外加热,燃烧后的尾气一部份排出大气,大部份送往吸附床,用于活性炭的脱附再生。这样可能满足燃烧和脱附所需热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再生后的活性炭可用于下次吸附;在脱附时,净化操作可用另一个吸附床进行,既适合于连续操作,也适合于间断操作。
RCO催化燃烧设备产品特点:
1.结构简单,节能省力,无二次污染。设备占地面积小,重量轻。
2、采用窝蜂陶瓷状为载体的催化剂,阻力小,活性高。当有机蒸汽浓度达到2000ppm以上时,可维持自燃。
3、耗电量小,由于床层阻力小,用低压风机就可以工作,耗电少,噪音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