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冷媒、致冷剂、雪种,
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氨是目前使用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即使当夏季冷却水温高达3
空调制冷剂厂家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冷媒、致冷剂、雪种,
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氨是目前使用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即使当夏季冷却水温高达30℃时也可能超过1.5MPa。氨的单位标准容积制冷量大约为520kcal/m3。
介绍冰箱产品时,都会说到冰箱的制冷剂,那么制冷剂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制冷剂又称为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质介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气化,在冷凝器内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环境介质,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目前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大约有80多种,的是氨、氟利昂类以及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根据制冷剂的化学成分,可将制冷剂分为无机化合物、卤族化合物(氟利昂)、碳氢化合物和共沸混合物4种。
制冷剂,又称冷媒、致冷剂、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制冷机中的雪种等等。那么你知道制冷剂应急处理方法是什么吗?
1)、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2)、出于安全,应远离泄露地点。
3)、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4)、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5)、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制冷剂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制冷机的种类、构造、尺寸和运行特性,同时也会影响制冷循环的形式、设备结构及经济技术性能,因此,合理选择制冷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你知道制冷剂要求有哪些吗?
1、沸点要低,可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
同时,沸点低的制冷剂具有较高的蒸气压力。
2、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
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以保证制冷剂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安全工作。
3、制冷剂要具有适宜的工作压力
要求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接近或略高于大气压力,避免制冷系统低压部位出现真空而增大空气掺入系统的机会。要求冷凝压力不能过高。冷凝压力低可降低制冷设备、管道的强度和施工要求,减少制冷系统的建设投资和制冷剂向外泄漏的可能性。要求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压力比和压力差小。
4、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要大
制冷系统在得到相同的产冷量时,汽化潜热大的可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同时也可减少制冷机、设备的投资,降低运行能耗,提高制冷效率。
5、对于大型制冷系统,要求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尽可能大
这样在产冷量一定时,可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缩小制冷机的尺寸和管道的直径。但对于小型制冷系统,要求单位容积制冷量小,这样可适当增大制冷剂的通道截面,减少流动阻力
些吗?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