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号双泵或单泵轴端泵的几何排量代号双泵盖端泵的几何排量代号轴伸形式
1- 标准型86- 加强型11151174 花键型出油口位置(从泵盖端看)双泵时,P2出油口位置双泵时,P1出油口位置旋向(从轴端看)L;左旋,右旋时省略
系列双泵技术参数系列号轴端泵排量代号前盖泵排量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也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等零件组成。
阿托斯叶片泵
系列号双泵或单泵轴端泵的几何排量代号双泵盖端泵的几何排量代号轴伸形式
1- 标准型86- 加强型11151174 花键型出油口位置(从泵盖端看)双泵时,P2出油口位置双泵时,P1出油口位置旋向(从轴端看)L;左旋,右旋时省略
系列双泵技术参数系列号轴端泵排量代号前盖泵排量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也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等零件组成。与双作用叶片泵明显不同之处是,定子的内表面是圆形的,转子与定子之间有一偏心量e,配油盘只开一个吸油窗口和一个压油窗口。单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回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壁,这样在定子、转子、叶片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区间,当转子按图示的方向回转时,叶片逐渐伸出,叶片间的工作空间逐渐增大,从吸油口吸油,这就是吸油腔。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工作空间逐渐减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这就是压油腔。▲的响应和动作通过新型挡块结构,解决了油环的变位,提高了响应性。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称单作用叶片泵。
设计参数及设计过程
(一)设计原始参数本次设计的原始参数如下:
额定工作压力:P=17.5Mpa;排量:V=85ml/r;额定转速:n=1500r/min;要求配流盘结构具有避免配流冲击、降低振动和流体噪声的作用;确定综合性能的定子曲线。
(二)设计过程
1. 查阅资料文献,明确任务,确定设计方案;
2. 进行参数计算,包括流量、功率和扭矩的计算,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3. 结合前面已知和计算出的结果,对主要零件进行系统设计,确定结构及尺寸,包括对叶片的设计、转子的设计、定子的设计、配流盘的设计和泵轴的设计;
4. 对所设计的零件进行受力分析和性能校核。包括对叶片的强度校核、转子槽根部强度校核、定子满足叶片不脱空验算、配流窗口流速验算和泵轴强度校核;
5. 泵的噪声及寿命分析。
叶片泵装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
拆装注意工作表面清洁,工作时油液应很好过滤。
叶片在叶槽中的间隙太大会使漏油增加太小则叶片不能自由伸缩,会导致工作失常。
油液的温度和粘度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
在高压叶片泵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常采用特种叶片结构。图3—13a所示为子母叶片的结构。▲震动,噪音小,安静采用防震动和噪音多种结构,有效地提高了油环的稳定性,采用由双柱塞,控制柱塞和偏置柱塞进行的独立3点支持方式,具有油环震动小,运行时平衡、噪音低的特点。母叶片3和子叶片4之间的油室f始终经槽e、d、a与压力油腔相通,而母叶片的底腔g则经转子1上的孔b与所在油腔相通。这样,叶片处于吸油腔时,母叶片只有在油室f的高压油作用下压向定子2内表面,使作用力不致过大。图3—13b所示为双叶片结构。在两叶片间开有小孔c,当压力油进入叶片底部时,通过小孔进入叶片顶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