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双氧水
规格与技术指标
规 格 27.5%、30%、35%、50%、70%
规格﹨等级﹨指标名称 过1氧化氢含量%≥ 游离酸%≤ 不挥发物%≤ 总碳含量%≤ 硝1酸盐含量%≤ 稳定度%≥
27.5% 优等品 27.5 0.040 0.08 0.030 0.020 97.0
合格品 27.5 0.050 0.10 0.04
双氧水的作用
工业双氧水
规格与技术指标
规 格 27.5%、30%、35%、50%、70%
规格﹨等级﹨指标名称 过1氧化氢含量%≥ 游离酸%≤ 不挥发物%≤ 总碳含量%≤ 硝1酸盐含量%≤ 稳定度%≥
27.5% 优等品 27.5 0.040 0.08 0.030 0.020 97.0
合格品 27.5 0.050 0.10 0.040 0.020 97.0
30% 30.0 0.040 0.08 0.025 0.020 97.0
35% 35.0 0.040 0.08 0.025 0.020 97.0
50% 50.0 0.040 0.08 0.035 0.025 97.0
70% 70.0 0.050 0.12 0.050 0.030 97.0
注:
过1氧化氢含量指标为出厂的保证值,在符合执行标准贮存和运输的条件下,六个月内过氧1化氢含量降低率:优等品不大于4%;合格品不大于8%。
除27.5%的规格划分优等品和合格品两个等级外,其他规格不再分等分级
双氧水与人体组织相遇
双氧水生产提供的双氧水与皮肤、口腔和黏膜的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立即分解生成氧。这种尚未结合成氧分子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细1菌接触时,能破坏细1菌菌体,杀1死细1菌。
杀灭细1菌后剩余的物质是无任何、无任何刺激作用的水。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因此,双氧水是伤口消毒理想的消毒1剂。但不能用浓度大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消毒,以防灼伤皮肤及患1处。
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
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和葱醌法两种。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双氧水生产企业大多采用电解法,该法电流、工艺流程短、产量高,但由于电耗较大,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逐渐被淘汰。此外,国内也在研究采用氧阳极还原法生产双氧水,该法利用水和空气作为原料,具有成本低、投资少、污染小等特点,但目前该法仍未实现工业化生产。小编主要从温度、介质PH值和杂质三方面来为您解析双氧水稳定性被破坏的主要因素,希望对您生产、存放双氧水带来帮助。我国的双氧水产品有工业级、试剂级、食品级、医1药级和电子级等几种,浓度有27.5%、30%、35%、50%、70%等多种规格。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的蒽醌法与电解法相比,具有工艺技术、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成本和能耗低、三废易于治理等特点。蒽醌法分为镍催化剂法和钯催化剂法,前者使用镍催化剂悬浮床氢化器,后者使用钯催化剂固定床氢化器。当采用汽蒸工艺时,浓度控制在3—5g/L已能达到一定的白度要求,浓度再高,白度增加不多,相反容易损伤纤维。钯催化剂法工艺流程短、氢化设备简单、催化剂寿命长、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比镍催化剂法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