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必要性的误区和解读?
误区1:有结构抗震,还须抗震支架么?
解读:结构抗震是基础,抗震支架是内核。国内外历次的历史数据表明,忽略抗震支架,因其次生灾害如坍塌、火灾、、气体泄露等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高达七成。
误区2:我所在的区域几十年似乎都没有过,没有必要抗震支架吧?
解读:这是一个常识错误,打开“信息网”我们可以看
抗震支吊架系统安装
抗震支架必要性的误区和解读?
误区1:有结构抗震,还须抗震支架么?
解读:结构抗震是基础,抗震支架是内核。国内外历次的历史数据表明,忽略抗震支架,因其次生灾害如坍塌、火灾、、气体泄露等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高达七成。
误区2:我所在的区域几十年似乎都没有过,没有必要抗震支架吧?
解读:这是一个常识错误,打开“信息网”我们可以看到,属于多震地带,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汶川告诉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防患于未然”,抗震支架保护的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在发达,机电设施都需要做抗震设计,在日本连家居都有相应的抗震设计要求。
误区3:目前有很多建筑还没有装上抗震支架,我可以不装么?
解读: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经将建筑抗震支架纳入抗震设计范围之内,汶川后,先后多次修订结构抗震标准,又在2014年正式颁布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明文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该标准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也就意味着2015年8月份之后的建筑必须要进行抗震支架设计。这是一个时间分水岭,属于意志和战略要求,不可掉以轻心,否则担责。
误区4:做抗震支架,势必要增加预算,业主方不同意怎么办?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是由住建部颁布的强制性执行标准,日前很多省市也在作宣导和要求,意在“减轻破坏,防止次生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既然是强标,设计院必须要做到设计,业主方也须列出预算,将来也是建筑物验收和承保的必要条件。这丝毫不容“偷工减料”,将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势必也会追究到相应的责任,而且现在属于“终身责任制”。抗震支架的预算在整个造价里并不高,切勿因小失大。
现在,抗震支架在建筑机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人员的重视,那么,抗震支架在生活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从抗震设计的内容出发,建筑物的结构选型要求需要有多个抗震防线和合理的作用传递途径,做到结构合适和拥有很好的抗震承载力。其中抗震支架作为一个主要的抗震结构构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在一定的强度条件下,如发生时,可以消耗和承受一定的压力,减少造成的灾害,减轻各方面的损失,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其次,从本身结构出发,抗震支架是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斜撑和连接构件等组成,在安装加固时经过一系列科学计算,如在抗震支架的悬吊螺杆和锚固件之间的调整,其螺杆和锚固件的承载能力要大于力。确保抗震支架的设置的严密性。
后,抗震支架在抗震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护房屋结构、满足城市建设、和安定人心等方面。从某个方面上看,促进我国抗震建设的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基础设施的稳健。
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偷工减料,在做好防震工作上更不能大意。不能因为处在不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