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模具设计原则之三是什么外壳模具设计原则之三是什么?
精密度,产品的形变,卡扣结构,考虑到加工工艺和产品特性。
一、塑胶模的抽芯、导轨滑块组织及防止:1、当塑料件按开模方位不可以圆满出模时,应设计抽芯导轨滑块组织。抽芯组织导轨滑块能成形繁杂产品构造,但易造成产品拼缝合线、缩水率等缺点,并提升磨具成本费减少磨具使用寿命。2、设计塑胶加工产品时,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尽量减少抽芯构造。
空调外壳模具加工
外壳模具设计原则之三是什么
外壳模具设计原则之三是什么?
精密度,产品的形变,卡扣结构,考虑到加工工艺和产品特性。
一、塑胶模的抽芯、导轨滑块组织及防止:1、当塑料件按开模方位不可以圆满出模时,应设计抽芯导轨滑块组织。抽芯组织导轨滑块能成形繁杂产品构造,但易造成产品拼缝合线、缩水率等缺点,并提升磨具成本费减少磨具使用寿命。2、设计塑胶加工产品时,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尽量减少抽芯构造。如孔径向和筋的方位改成开模方位,运用凹模型芯碰穿等方式。
二、一体门铰链:1、运用PP料的延展性,可将门铰链设计成和产品一体。2、做为门铰链的塑料薄膜规格应0.5mm,且维持匀称,3、塑胶加工一体门铰链时,进胶口只有设计在门铰链的某一侧。

外壳模具设计原则之二是什么
外壳模具设计原则之二是什么?
1、适度的出模倾斜度可防止产品压光(贴画)。光洁表面的出模倾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超过1度,粗皮纹表面超过1.5度。2、适度的出模倾斜度可防止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形变、顶破。3、深腔构造产品设计时外表面倾斜度尽可能规定超过内表面倾斜度,以确保塑胶加工时磨具型芯不绕位,获得匀称的产品壁厚,并确保产品张口位置的原材料抗压强度。
关于设计产品壁厚:1、各种各样塑胶均有一定的厚度范畴,一般0.5~4mm,当壁厚超出4mm时,将造成制冷時间太长,造成缩印等难题,应考虑到更改产品构造。2、壁厚不匀会造成表面缩水率。3、壁厚不匀会造成出气孔和溶接痕。

塑料外壳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
塑料外壳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
塑料外壳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由几组零件部分构成,这个组合内有成型模腔。注塑时,外壳模具装夹在注塑机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成型模腔内。并在腔内冷却定型,然后上下模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制品从模腔顶出离开外壳模具,外壳模具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进行的。
一般塑料外壳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采用电解磨削加工,改善外壳模具制造精度和表面质量
采用电解磨削加工,改善外壳模具制造精度和表面质量
1、合理使用冷却润滑液,发挥冷却、洗涤、润滑的三大作用,保持冷却润滑清洁,从而控制磨削热在允许范围内,以防止工件热变形。改善磨削时的冷却条件,如采用浸油砂轮或内冷却砂轮等措施。将切削液引入砂轮的中心,切削液可直接进入磨削区,发挥有效的冷却作用,防止工件表面。
2、将热处理后的淬火应力降低到低限度,因为淬火应力、网状碳化组织在磨削力的作用下,组织产生相变极易使工件产生裂纹。对于外壳模具为了消除磨削的残余应力,在磨削后应进行低温时效处理以提高韧性。
3、消除磨削应力也可将外壳模具在260~315℃盐浴中浸1.5min,然后在30℃油中冷却,这样硬度可下降1HRC,残留应力降低40%~65%。
4、对于尺寸公差在0.01mm以内的精密外壳模具的精密磨削要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要求恒温磨削。由计算可知,300mm长的钢件,温差3℃时,材料有10.8μm左右的变化,(10.8=1.2×3×3,每100mm变形量1.2μm/℃),各精加工工序都需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