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孔洞处理措施
· 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浇灌捣实。
· 混凝土表面处理剔除浮动石子,检查凿除后砼表面是否密实,有无明显空隙,如有空隙也应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以便更好的加强新旧混凝土面粘结。
· 支模。根据补强面的深度而定,
混泥土回弹增强剂订购
混凝土孔洞处理措施
· 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浇灌捣实。
· 混凝土表面处理剔除浮动石子,检查凿除后砼表面是否密实,有无明显空隙,如有空隙也应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以便更好的加强新旧混凝土面粘结。
· 支模。根据补强面的深度而定,当补强面深度不超过5㎝,且形状成V开外大内小,或者只有主筋以外的表面有麻面现象时,就不需支模。当补强深度超过5㎝,且内外宽度相同,不支设模板时很难保证其密实度,必须支模,支模时应在顶部开设一个洞口,洞口宽度不小于5㎝,以便混凝土流淌顺畅,振动棒容易插入。
· 灌混凝土。查看补强部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补强时用比该部位设计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掺一定量进行补强,混凝土振捣密实。当深度小于5㎝时,采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进行补强,当深度大于5㎝时,采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内掺8%进行补强,当表面只有麻面、没有露筋现象(因拆模过早表面局部有麻面现象时),用1:2.5水泥砂浆内掺8%进行补强。因以上部位深度不大小于5㎝,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进行补强,局部因拆模过早表面有麻面,用1:2.5水泥砂浆内掺8%进行补强。
· 养护。表面强度12小时后,对该部位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5天。
混凝土露筋
成因分析
· 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 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处混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 木模板末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预防措施
· 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
· 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折。
· 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捣棒进行振捣。
· 操作时,避免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混凝土拌合物产生泌水的原因有哪些?
(1) 原材料原因。
1、水泥矿物组成中C3A过低,凝结时间过长,或水泥过粗,都会产生泌水。
2、水泥生产时采用熟料与矿渣分别磨细的工艺,当矿渣细度达4000c㎡/g以上、达到规定的水泥强度值时,矿渣掺量较高,就会致使用这种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产生泌水。
3、混凝土掺合料中粉煤灰质量差、含碳量高、碳呈海绵体,会大量吸附外加剂,造成混凝土需水量大大增加,混凝土振捣后多余的水分又释放出来,就会在结构表面形成很厚的泌水层。
4、泵送剂中缓凝剂采用磷酸盐、柠檬酸、蔗糖类,易泌水。
5、砂细度模数过大、砂中0. 315mm 粒径以下的颗粒含量不足 15%, 使混凝土黏稠性下降,出现泌水。
为使透水混凝土具有透水性,在混凝土内部必须保持一定的孔隙率,与密实的混凝土道路材料相比,透水性混凝土的强度必然降低。
采用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配制方法,水泥胶结体与骨料颗粒之间的胶结强度较低,而水泥作为提高强度的胶结材料受孔隙率和施工拌合工艺的限制具有一个上,因此其抗压强度一般只能达到15-20MPa左右,造成处于表层的骨料颗粒很容易脱落,或者表面密封剂的脱皮及整体开裂,影响使用功能及美观。
我国现行的规定除人行道外,其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等级均要求达到抗压强度30MPa,拉弯强度3.5Mpa以上,所以普通混凝土配制方法生产的透水混凝土不能符合作为道路尤其是车行道路铺装材料使用的要求。
因此,需通过添加透水水泥混凝土增强剂,达到提高透水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目的,以满足对透水铺装材料的要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