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提升机、施工外用电梯、塔吊在安装前必须编制安、拆施工方案,设备主管负责人、项目主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审阅签字后,上报公司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审核,再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签字,方可实施。物料提升机、施工外用电梯、塔吊安装完毕后,在使用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架体应保持稳固,卸料平台及各类作业平台,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
(2)
十米防坠器
物料提升机、施工外用电梯、塔吊在安装前必须编制安、拆施工方案,设备主管负责人、项目主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审阅签字后,上报公司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审核,再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签字,方可实施。物料提升机、施工外用电梯、塔吊安装完毕后,在使用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架体应保持稳固,卸料平台及各类作业平台,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
(2)模板工程在绑扎钢筋、粉刷模板、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的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不得超出设计计算要求。
(3)吊蓝悬挂机构的结构件应选用钢材或其他合适的金属结构材料制作,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挂在单独设置的安全绳上,严禁安全绳与吊蓝连接。
「回访事件」单手干活腿发抖下午1时许,正是工人们午休时间,记者找到了在工地从事高空作业近20年的陈师傅,陈师傅告诉记者,自己还清楚地记得次高空作业的情景:“次高空作业是到5层楼换防盗网,从不足一米宽的窗户爬出去后,站在窗户的边缘,一只手抓住窗户的边缘,一边用单手拿着”电锤“在墙上打眼,以方便安装防盗网。”由于当时电锤不断震动,整个人如同悬在半空,手一直在出汗,耳旁一直是呼呼的风声,期间他还往下看了一眼,立刻觉得眼片模糊。安装前并未经过任何安全防范知识培训的陈师傅回想起当时的一幕,还是有点害怕。海曙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部门职责不清是产生高层建筑安全监管盲区的主要原因,这不仅在事故调查处理中造成了阻碍,也使得日常监管措施无法有效落实。
陈师傅得知,一位朋友在四层楼房加层时,因身上未系安全带,脚手架突然断裂,摔到地上,致当场死亡。发生此事后,陈师傅就辞去了门窗安装工的工作,做起了包工头。
「部门说法」特殊工种有要求,我们一直在把关记者随后联系了市安全生产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凡在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高空作业,当坠落高度间隔基准面在2m或2m以上时,该项作业即称为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都属于特殊工种。根据规定,从事高空作业及特殊工种的男职工年龄不宜超过50周岁,女职工不宜超过45周岁。施工单位必须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且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持证才能上岗工作。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注意“三宝四口五临边”,“三宝”是建筑工人安全防护的三件宝,即: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防护即:在建工程的预留洞口、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的防护。“五临边”防护即:在建工程的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台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特定本措施:1、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宜发生在脚手架作业、各类登高作业、塔吊作业、外用电梯安装作业及空口临边作业等。
安监部门还表示,他们一直在做宣传和监督工作,要求相关公司、个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培训、考核,但高空作业涉及行业众多,仅靠安监的宣传、监督还不够。从事高空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增强安全意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