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芍药灰霉病:病菌引起的病害,叶、茎、花等部位均会被害。一般在开花以后发病,阴雨连绵时严重。防治方法:发病后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采取轮作或选用无病种芽,平时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保持通风、透光。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头晕、、胸胁疼痛、痢疾、阑尾炎、腓肠肌痉挛、和等症。易发病期或
赤芍与白芍的区别
赤芍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芍药灰霉病:病菌引起的病害,叶、茎、花等部位均会被害。一般在开花以后发病,阴雨连绵时严重。防治方法:发病后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采取轮作或选用无病种芽,平时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保持通风、透光。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头晕、、胸胁疼痛、痢疾、阑尾炎、腓肠肌痉挛、和等症。易发病期或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喷洒植株,每隔10~14天1次,连续进行3~4次。
②芍药锈病:危害叶片,7~8月病情较重。防治方法:芍药收获时将残枝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70%敌锈钠400倍液,效果良好。
(2)虫害:有蛴螬、地老虎、蝼蛄等为害根部。可用锌硫磷2千克/667平方米,制成毒土,结合整地撒入土中。
收获与加工
一般3年收获,也可延至4~5年。但过5年以后根部变黑而导致低劣。采收期以秋季为宜。将挖得的块根,去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炕干即得。
赤芍的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栽种后,头两年幼苗矮小,在畦面铺上圈肥,不仅增加肥力,并抑制杂草的生长。栽后第2年红芽露出后,应立即中耕除草,此时的赤芍根纤细,扎根不深,不宜深锄。5,6月各中耕除草一次。
2、培土、灌溉:每年冬季在清理枯枝残叶的同时,应培土1次,以防止越冬芽露出地面枯死。在夏季高温干燥时期,也应适当培土抗旱。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灌溉。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
3、摘蕾:现蕾时,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以利根部生长。留种的植株,可适当去掉部分花蕾,使种子充实饱满。 4、间作:栽后当年和第2年,可适当在赤芍空间栽种玉米、大豆,以降低夏季地表温度,又能收获粮食。
赤芍和白芍的不同点:
白芍可养血,平抑肝阳,敛阴止汗。常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崩中漏下,肝阳上亢之眩晕及外感,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阴虚盗汗。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清泄肝火,常用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热毒壅盛,痈肿疮疡,肝火目赤肿痛。
赤芍的价格有便宜的也有贵的,便宜的可能就几块钱,但贵的也会能达到上百元不等。至于为什么价格波动那么大,这跟赤芍的质量、牌子、规格、经销商等等都有关系。

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时将培土扒掉。新芽萌发时即时施肥浇水,并进行中耕除草。当新芽长到1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剥芽,去掉过密、细弱的芽。留芽过多,花开得小。以后随着芽的长高,展叶,开始现蕾,到4月上旬,蕾有樱桃大小时,要及时疏去侧蕾,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蕾发育生长,这样开花肥硕丰满,花大色艳。川赤芍集中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的山原和峡谷地,土壤多为高原棕壤和暗棕壤,具有喜光、抗旱及耐寒的特性。对茎秆细弱的品种要立支柱,以防倒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