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盐类早强剂的作用机理硫酸盐类的早强剂主要包括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铝和硫酸铝钾等。其作用机理为:硫酸盐类通常是强电解质,能提高水泥浆体中的离子强度。在水泥的水化过程中,硫酸盐溶于水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其中硫酸钙粒度极细,与C3A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晶体的速度快。而作为活性剂使体系的碱性增强,可以提高C3A和石膏的溶解度,从而增加水泥中硫铝酸钙的数量。另外,硫
检查井塌陷
硫酸盐类早强剂的作用机理
硫酸盐类的早强剂主要包括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铝和硫酸铝钾等。其作用机理为:硫酸盐类通常是强电解质,能提高水泥浆体中的离子强度。在水泥的水化过程中,硫酸盐溶于水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其中硫酸钙粒度极细,与C3A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晶体的速度快。而作为活性剂使体系的碱性增强,可以提高C3A和石膏的溶解度,从而增加水泥中硫铝酸钙的数量。另外,硫铝酸钙晶体在成长过程中相互交叉搭接形成水泥初期骨架,又受到C-S-H凝胶和其它水化产物不断填充固化,因此使水泥的早期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混凝土中硫酸盐类早强剂的掺量应通过实验确定
因为K+和Na+不参与水泥水化过程,所以在混凝土体系中会残留其易溶性盐类。而钠盐或钾盐很容易在混凝土失水干燥后从表面析出,甚至在混凝土表层结晶,造成混凝土表层膨胀开裂。因此,混凝土中硫酸盐类早强剂的掺量应通过实验确定,从而避免碱集料反应或硫酸盐过量对工程产生侵蚀危害。
对硫酸钠早强剂进行研究发现:加入2.5%硫酸钠早强剂后,与不掺加硫酸钠的混凝土对比,试验混凝土1d强度为4.8MPa,提高了55%;3d强度16.6MPa,提高了41%;7d强度27.4MPa,提高了24%。另外,混凝土掺入早强剂后,初凝时间提前了74min,终凝时间提前了81min。硫酸钠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掺入3%的硫酸钠后,与未掺加早强剂相比,水泥砂浆的1d抗压强度从8MPa提高到20MPa;3d抗压强度从21MPa提高到了29MPa,十分有效地提高了水泥砂浆的早期强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露骨病害
水泥混凝土路面露骨病害从病害程度来看,虽属于表层病害类型,但它与水泥路面起砂、水泥路面起皮这类的表层病害相比更为严重。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露骨的发生不仅意味着道路表层的水泥材料已经发生了脱落或碎裂,而且还会造成混凝土道路内部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中的骨料露出石子部分。
水泥混凝土路面露骨影响的不仅仅是路面的外观和通行舒适度,由于混凝土路面露骨还会对结构层造成影响,如若不及时修复,很容易致使道路结构层材料脱落,发生更为严重、修复难度更大的混凝土路面病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