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菜是黔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民族菜是黔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境内多个民族在与自然界斗争谋生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积聚地方民族个性的特色菜肴。贵州是名酒之乡,酿酒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是国酒的产地,其香醇飘摇于贵州各地的山川绿水之间,浓厚而侵润,一如丰满而多彩的贵州文化。“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
农副产品生产厂家
贵州民族菜是黔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民族菜是黔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境内多个民族在与自然界斗争谋生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积聚地方民族个性的特色菜肴。贵州是名酒之乡,酿酒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是国酒的产地,其香醇飘摇于贵州各地的山川绿水之间,浓厚而侵润,一如丰满而多彩的贵州文化。“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早的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到清雍正年间,基本形成现在的境域。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贵州是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
贵州是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 工农曾先后五次进入贵州,足迹遍及全省六十余个县、市的山山水水。
──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红七军,1930年春曾转战黔桂边,榕江城,谱写了光辉的新的一页;
──洪湖、湘鄂西的红三军( 红二军团),1934年 6月长途转战来到贵州, 开辟了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
──担负长征先遣任务的红六军团,1934年 6月在印江木黄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
元明以后,贵州酿酒的优良体统得到发扬光大
元明以后,特别在清代三百年间,贵州酿酒的优良体统得到发扬光大。在清初的小说名著《镜花缘》里,记有当时的五十产品种名酒,其中就有贵州的苗酒和夹酒。关于苗酒,乾隆《贵州通志》说,主要产于都匀府各属,为苗族、布依族人民酿造饮用,它“色红而味醇厚”。李宗昉《黔记》说,夹酒以粮食为原料,“初用酿烧酒法,再用酿白酒法乃成”。其它如勾藤酒、刺梨糯米酒等也各具特色。这当中引人注目的是仁怀“春”、“烧”,它经过几个世纪的酝酿,逐步发展成誉满五洲的“”。
贵阳特色丝娃娃,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开胃健脾
贵阳特色丝娃娃
贵阳丝娃娃又称素春卷,在贵阳是一种常见的地方传统小吃,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开胃健脾。素春卷的皮是用大米面粉烙成的博饼,薄薄的像纸一样只有手掌那么大。之后再卷入胡萝卜丝,折耳根(鱼香菜),海带丝,炸黄豆、脆哨、糊辣椒等多种配料。然后吃的时候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做蘸水,蘸水就是丝娃娃的精髓,不然会吃不出它专有的味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