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水硫酸镁主要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可以发现七水硫酸镁随着温度的降低硫酸镁的结晶区在变大温度越低七水硫酸镁的结晶区越大越容易析出由于在55 ℃相图中非硫酸镁结晶区在25 ℃相图中变为硫酸镁的结晶区故可配料使高温下的物料体系的系统点 M 处于低温时的硫酸镁结晶区内控制加水量使得系统在高温时不析出而低温冷却时结晶析出七水硫酸镁。这使得硫酸镁脱离反应体系反应地向正反向进行从而制备七水硫
七水硫酸镁烘干机价格
七水硫酸镁主要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可以发现七水硫酸镁随着温度的降低硫酸镁的结晶区在变大温度越低七水硫酸镁的结晶区越大越容易析出由于在55 ℃相图中非硫酸镁结晶区在25 ℃相图中变为硫酸镁的结晶区故可配料使高温下的物料体系的系统点 M 处于低温时的硫酸镁结晶区内控制加水量使得系统在高温时不析出而低温冷却时结晶析出七水硫酸镁。这使得硫酸镁脱离反应体系反应地向正反向进行从而制备七水硫酸镁在常压下影响氯化镁与元明粉制备七水硫酸镁的因素主要有:转化温度元明粉与老卤质量比元明粉与淡水质量比、反应时间等。依据上述中温转化七水硫酸镁的影响因素转化工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 2本试验属于 4 因素 4 水平正交试验可选用 列然后按此表所代表条件开展试验。原料中元明粉已反应。表中除钠率是指热溶后固相中氯化钠含量占理论生成氯化钠含量的百分比除钠率与后续制备七水硫酸镁的纯度密切相关。镁溶浸率是指在液相中镁离子含量占原料镁离子含量的比例;硫酸根溶浸率是指在液相中硫酸根含量占原料硫酸根比例。使用镁溶浸率和硫酸根溶浸率是由于热溶固相中有少量的硫酸镁未溶浸到液相中而只有保留在液相中的镁、硫酸根才能终影响硫酸镁的率高低。元明粉与老卤的质量比对除钠率和硫酸根溶浸率有较大的影响都呈现出先增大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对镁溶浸率来说呈现出先上升后保持基本不变的特征随着淡水量的增加镁溶浸率基本保持不变;硫酸根溶浸基本保持不变后缓慢下降;除钠基本保持稳定后下降的趋势。
七水硫酸镁结晶是怎么提取的:七水硫酸镁结晶提取方法一:在天然碳酸镁(菱镁矿)中加入硫酸,除去二氧化碳后,重结晶而得,将硫镁钒(Kieserite,MgSO4·H2O)溶于热水重结晶而得,由海水制取。七水硫酸镁结晶提取方法二(海水晒盐苦卤法):海水晒盐得苦卤,用兑卤法蒸发后,产出高温盐,其组成为MgSO4>30、NaCI<35、MgCl2约为7、KCl约为0.5。苦卤可用200g/L的MgCl2溶液在48℃浸溶,NaCl溶解较少,而MgSO4溶解较多。分离后,浸液冷却至10℃便析出粗的MgSO4·7H2O,经二次重结晶得成品。七水硫酸镁结晶提取方法三(硫酸法):在中和罐中先将菱苦土慢慢加入水和母液中,然后用硫酸中和,颜色由土色变为红色为止,控制pH=5,相对密度1.37~1.38(39~40°Bé)。在80℃下过滤中和液,然后用硫酸调节pH值至4,加入适量的晶种,并冷却至30℃结晶。分离后在50~55℃下干燥得成品,母液返回中和罐。也可用低浓度的硫酸与氧化镁含量65的苦土中和反应,经过滤、沉淀、浓缩、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七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结晶的反应化学方程式:MgO+H2SO4+6H2O→MgSO4·7H2O。
回转圆筒干燥机的结构形式
直接传热干燥器此种干燥器内载热体直接与被干燥物料接触,主要靠对流传热,热利用率较高,使用广泛。
间接传热干燥器当被干燥物料不宜与烟道气或热空气或热空气直接接触时,可以采用间接传热的干燥器。在此种干燥器中,载热体不直接与被干燥的物料接触,而干燥所需的全部热量都是经过传热壁传给被干燥物料的。
复式传热干燥器此种干燥器一部分热量是由干燥介质经过传热壁传给被干燥物料,另一部分热量则由载热体直接与物料接触而传递的,是热传导和对流传热两种形式组合,热利用率较高。
蒸汽煅烧干燥器蒸汽煅烧干燥器应用于重碱煅烧的场合。在蒸汽碱的场煅烧干燥器内,一方面进行煅烧,一方面进行干燥。并没有自身返料装置。热量是通过设在回转圆筒内的支翅片管蒸汽加热而获得的。传热系数高,热效率可达到75%,蒸发强度为150km3。
喷浆造粒干燥器喷浆造粒干燥器是将产品干燥和造粒在一个回转圆筒中完成,料浆由喷嘴喷射到筒内,筒体内部设有返料螺旋抄板,使成品自身返料而减少返料倍数,简化流程,降低设备负荷,提高设备生产强度。喷浆造粒器应用于磷酸铵、氮磷和氮磷钾磷肥、重过磷酸钙的生产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