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 半有效硫化体系( SEV)
①用量 :S 0.8-1.5 份或部分给硫体代替 , 促进剂 1-1.5 份。
②硫化胶结构 : 多硫键 , 低硫键大体各占一半;
③硫化胶特点 : 拉伸强度 , 弹性, 耐疲劳性能适中 . 耐热,耐老化性能稍好。此硫化体系多用于在动态条件下使用的制品,如轮胎胎侧。
⑶ 有效硫化体系(简称 EV)
①用量:低 S
绝缘橡胶制品厂家
⑵ 半有效硫化体系( SEV)
①用量 :S 0.8-1.5 份或部分给硫体代替 , 促进剂 1-1.5 份。
②硫化胶结构 : 多硫键 , 低硫键大体各占一半;
③硫化胶特点 : 拉伸强度 , 弹性, 耐疲劳性能适中 . 耐热,耐老化性能稍好。此硫化体系多用于在动态条件下使用的制品,如轮胎胎侧。
⑶ 有效硫化体系(简称 EV)
①用量:低 S 0.2-0.5 份或部分给硫体代替,促进剂 2-4 份;
②硫化胶结构:优势的低硫键 (90%);
③硫化胶特点:耐热,耐老化性能较好,但拉伸强度,弹性,耐疲劳性能较差。多用于在静态条件下使用的制品,如耐油密封圈。

有哪些原则可以判断软化剂增塑剂与橡胶的互溶性?
答: 1.溶解度参数相近相溶 溶解度参数 δ(简称 S.P. )是表示物质互溶能力的参数,可表示物质极性大小。一般来说:(δ1-δ2)→0 时,互溶性比较好;(δ1-δ2)<1.2 时,能互溶。
2.相似相溶或同类相溶 即结构相似的物质能够相溶。这即是 “同类相溶 ”原理。
3.溶剂化效应是指由于软化剂和增塑剂分子与橡胶分子之间产生分子间吸引力,而引起橡胶分子链分离的作用。当两种物质间能形成氢键或者两者之间能产生亲电亲核作用即可产生溶剂化效应。

静刚度: 指减振橡胶在一定的位移范围内,其所受压力(或拉伸力) 变化量与其位移变化量的比值. 静刚度的测定必须在一定的位移范围内测定,不同的位移范围测定的静刚度值是不同的,但有的厂家则要求整个位移范围测定的变化曲线。动刚度: 指减振橡胶在一定的位移范围内, 一定的频率下, 其所受压力(或拉伸力)变化量与其位移变化量的比值. 动刚度的测定必须在一定的位移范围内,一定的频率下测定,不同的位移范围不同的频率下测定的动刚度值是不同的。

减振橡胶的工作原理:1)吸收振动: 此类减振橡胶件主要是用于发动机与车身之间的连接,此状态下发动机是振动源, 减振橡胶的作用是吸收发动机产生的振动,避免传递到车身上,同时也减轻发动机自身的振动。
2)消减振动: 此类减振橡胶件主要是用于底盘与车身之间的连接,此状态下底盘车轮是振动源, 减振橡胶的作用是将路面与车轮产生的振动通过高阻尼作用迅速消减,防止振动通过底盘传递到车身。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