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色谱影响因素(1)柱长有机小分子和肽类的分辨率随柱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柱长增加并不能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辨率显著增加.它们在较短的柱子上往往也有很好的分离效果。柱色谱法(Columnchromatography)所用色谱管为内径均匀、下端缩口的硬质玻璃管,下端用棉花或玻璃纤维塞住,管内装有吸附剂。(2)流动相的流速。有机小分子和肽类的分辨率对流动相流速非常敏感。而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
液相色谱
反相色谱影响因素(1)柱长有机小分子和肽类的分辨率随柱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柱长增加并不能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辨率显著增加.它们在较短的柱子上往往也有很好的分离效果。柱色谱法(Columnchromatography)所用色谱管为内径均匀、下端缩口的硬质玻璃管,下端用棉花或玻璃纤维塞住,管内装有吸附剂。(2)流动相的流速。有机小分子和肽类的分辨率对流动相流速非常敏感。而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辨率则不然。流速越小,柱子越长,色谱峰的宽度就越大,分辨率就越小。制备色谱上样过程中的流速对动态吸附容量影响很大。(3)温度。温度上升,流动相黏度下降,流动速度加快,且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传质速度加快,使分辨率增加。同时,温度上升,分子热运动增加,疏水性作用减弱。升高温度要考虑目标物质的热稳定性。(4)流动相组成。流动相的极性越大,溶质的分配系数越大,洗脱时间越长。RPC多采用降低流动相极性(水含量)的线性梯度洗脱法。水是极性强的溶剂,在反相色谱中常常和基础溶剂配合使用,向流动相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可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1剂,以得到不同强度的流动相,这些有机溶1剂称为修饰剂。反相色谱中的有机溶1剂。此外,乙醇、四氢呋1喃、异丙1醇及二氧六环也常被用作修饰剂。有机溶1剂梯度的大小也会影响分辨率,一般梯度越小,分辨率越大。

制备液相色谱仪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离分析技术。液相色谱仪的保养维护与气相色谱仪没有多大区别,液相色谱仪的几个维护保养的部件,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有色谱柱、进样器、检测器、泵,下面我们分别来说明这几大部件的保养维护方面。它既能用于微量组分的分析测定,又能用于大量的制备分离,灵活多样,其应用范围已超过其他各种分离方法,尤其在中药样品的分析分离方面更充分发挥它的特长,为推动该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用途和泵配置的不同,一般可以将常见的实验室级别LC分为以下几种:分析型液相色谱仪(HPLC),半制备液相色谱仪(Semi-PrepHPLC)和制备型液相色谱仪(Prep-HPLC)以及中压液相色谱仪(MPLC)。这三者的原理基本一样,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泵的大流速,一般而言,分析型HPLC的大流速为10.00mL/min,半制备HPLC为50mL/min,制备HPLC为100mL/min,中压液相色谱更高。而由于泵流速的升高,流通池的光程、体积,管道的内径,六通阀、定量环等零件也会相应改变;并且,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可以增加自动接收1器等配件。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压下用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如果在正常的使用状态下,色谱柱的性能开始下降,基线的信号值会。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也称现代液相色谱。
HPLC的特点和优点
HPLC有以下特点:
高压—压力可达150~300Kg/cm2。色谱柱每米为75 Kg/cm2以上。
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
—可达5000塔板每米。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