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电镀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
模具电镀表面处理工艺:模具化学镀镍磷合金
汽车仪表、电工、家用电器工业大量使用的塑件,对注射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外广泛使用表面技术手段,特别是化学镀镍技术,在提高模具综合性能和寿命的研究和应用特别突出。化学镀镍的优点在于:处理温度低(85-95)度;沉积层厚度控制精度在±2微米以内;镀层为压应力,低应力;有优良的脱模
抛光厂家
模具电镀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
模具电镀表面处理工艺:模具化学镀镍磷合金
汽车仪表、电工、家用电器工业大量使用的塑件,对注射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外广泛使用表面技术手段,特别是化学镀镍技术,在提高模具综合性能和寿命的研究和应用特别突出。化学镀镍的优点在于:处理温度低(85-95)度;沉积层厚度控制精度在±2微米以内;镀层为压应力,低应力;有优良的脱模性。化学镀镍磷合金,添加磷可保证热处理后覆层硬度提高到1100HV,制造工具,如钻头、铰刀、凹模、冲切工具和压模等,采用这种化学镀方法,覆层厚度不超过10微米。
电镀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模具零件型面高低不平可能造成镀层表面变黑,应在模具保养作业时定期用800#的细砂纸清除黑面,否则易造成镀层损伤。
模具零件加强筋或R角等部位,因受力较大,一般在2000冲次后应立即确认铬层状态,正常情况下,模具零件整体清洗保养用800#以上的细砂纸对其进行抛光处理。
小面积镀层脱落处理方法:发现模具有小面积镀层脱落后,若不及时处理,脱落面会很快扩散。为抑制铬层脱落扩散,采用浸泡煤油的细油石(400#)对脱落处基体与镀层交接位置进行细磨、钝化处理,使段差区域渐变过渡,减少铬层脱落面积,处理工具与方法。
电镀在结构设计时有几点也要关注,外形要适合于
电镀处理:
1)表面凸起蕞好控制在0.1~0.15mm/cm,尽量没有尖锐的边缘。
2)如果有盲孔的设计,盲孔的深度蕞好不超过孔径的一半,负责不要对孔的底部的色泽作要求。
3)要采用适合的壁厚防止变形,蕞好在1.5mm以上4mm以下,如果需要作的很薄的话,要在相应的位置作加强的结构来保证电镀的变形在可控的范围内。
4)在设计中要考虑到电镀工艺的需要,由于电镀的工作条件一般在60度到70度的温度范围下,在吊挂的条件下,结构不合理,变形的产生难以避免,所以在塑件的设计中对水口的位置要作关注,同时要有合适的吊挂的位置,防止在吊挂时对有要求的表面带来伤害。
镀层可焊性为镀锡铅镀镍和镀锡的基本功能与目的,如果有焊接后工序要求的,焊接不良是不可接受的。
评定镀层可焊性的方法有直接浸锡法﹑流布面积法﹑润湿时间法和蒸汽考验法。
1.直接浸锡法:根据图纸规定,直接将焊锡的部分浸上求求的助焊剂,浸入235度的锡炉中,5秒钟后应缓缓以约25MM/S速度取出。取出后,冷却至常温时用10倍显微镜观察判定:吃锡面积应大于95%以上,吃锡部位应平滑光洁,无拒焊,脱焊,等现象即判合格。
2.老化后焊接法:对于部分力面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样品在作焊接试验前应使用蒸汽老化试验机对样品进行8或者16个小时的老化,以判断产品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的焊接性能。
3.流布面积法:本法是将一定质量的焊料放在待测试样表面上,滴上几滴松香异剂,放在加热板上加热至250℃,保持2分钟,取下试样,然后用面积仪检查计算焊料涂布面积。评定方法:流布面积愈大,镀层焊接愈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