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渗碳:渗碳零件的材料一般为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碳含量小于0.25%)。渗碳后,必须进行淬火以充分发挥渗碳的有益效果。渗碳淬火后工件的表面组织主要为高硬度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和少量碳化物,核心组织为韧性良好或非马氏体组织的低碳马氏体。但是,应避免使用铁氧体。通常,渗碳层的深度为0.8至1.2mm,渗碳深度为2mm或更大。表面硬度可达HRC58-63,芯部硬度为HRC3042
渗碳热处理炉
低碳钢渗碳:渗碳零件的材料一般为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碳含量小于0.25%)。渗碳后,必须进行淬火以充分发挥渗碳的有益效果。渗碳淬火后工件的表面组织主要为高硬度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和少量碳化物,核心组织为韧性良好或非马氏体组织的低碳马氏体。但是,应避免使用铁氧体。通常,渗碳层的深度为0.8至1.2mm,渗碳深度为2mm或更大。表面硬度可达HRC58-63,芯部硬度为HRC3042。渗碳淬火后,在工件表面产生压缩内应力,有利于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因此,渗碳被广泛用于提高零件的强度,冲击韧性和性,从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高碳浓度
1.原因和危害:如果渗碳被迅速加热,温度太高,或者渗碳为固体时使用了新的渗碳剂,或者强渗透剂太多,则渗碳浓度太高。当碳浓度太高时,在工件表面上会出现块状粗大碳化物或网状碳化物。由于形成了这种硬而脆的结构,渗碳层的韧性急剧降低。并且在淬火期间形成高碳马氏体,并且在研磨过程中很可能发生研磨裂纹。
2.预防方法
1不能急剧加热,必须使用适当的加热温度,以免钢的晶粒长大。如果在渗碳过程中晶粒较粗,则应在渗碳后通过正火或两次淬火对其进行细化。
2严格控制炉温均匀度,且波动幅度不宜过大。应特别注意反射炉中的固体渗碳。
3对固体进行渗碳处理时,应按新旧比例使用渗碳剂。渗透剂使用4-7%的BaCO3,而不使用Na2CO3作为渗透剂。
不论渗碳方法如何,渗碳剂热解后的渗碳剂应为CO,CO2,CH4,H2,其产生的活性碳原子吸附在工件表面并扩散形成一定碳浓度的渗碳层。
螺杆渗碳是浅渗碳。使用网带式渗碳炉是非常有利的。根据预设条件加工工件。工件被连续地安装在装料口中,并且在处理之后工件在排出口被连续地排出。随着渗碳时间的延长,渗碳速度的影响也发生变化,即层深的增加主要受碳在钢中的扩散速度的控制。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工件的碳化物以细小或颗粒状分布(≤2级),马氏体以细针状分布(≤3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