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病害原因分析:
1)上部结构圈梁少,长高比过大等使整个房屋刚度较差。
2)筷板基础的配筋计算有误或施工质量差,容易出现局部拱起开裂。
3)仓库、料仓等堆料较多的建(构)筑物,其底板或地坪易出现局部弯沉事故。
4)地基浸水湿陷。湿陷性黄土地基以及未夯实的填土地基等,在浸水后会产生附加沉降,引起墙体开裂。
5)地基软硬不均。在山坡上、池塘边、河沟旁
基础房屋加固
基础病害原因分析:
1)上部结构圈梁少,长高比过大等使整个房屋刚度较差。
2)筷板基础的配筋计算有误或施工质量差,容易出现局部拱起开裂。
3)仓库、料仓等堆料较多的建(构)筑物,其底板或地坪易出现局部弯沉事故。
4)地基浸水湿陷。湿陷性黄土地基以及未夯实的填土地基等,在浸水后会产生附加沉降,引起墙体开裂。
5)地基软硬不均。在山坡上、池塘边、河沟旁或局部有古井、土坑、炮1弹坑等地段上建造的建筑物,因地基软硬不均、沉降差过大而常使上部墙体开裂。
6)膨胀土、冻胀土地基。膨胀土吸水后膨胀,失水后收缩。因此建在膨胀土上的建筑物危害较大,会发生内墙、外墙、地面开裂,裂缝有时呈交叉形。
建筑物的地基加固
1.锚杆静压桩法
锚杆静压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
2.树根桩法
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的整修、地下铁道的穿越等加固工程。
3.坑式静压桩法
坑式静压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
4. 石灰桩法
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松散粉细砂、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或饱和黄土等地基及基础周围土体的加固。对重要工程或地质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对于建造在软土地基上出现损坏的建筑,可采取下列补救措施:
1由于建筑体型复杂或荷载差异较大,引起不均匀沉降,而造成建筑物损坏者,可根据损坏程度选用局部卸荷、增加上部结构或基础刚度、加深基础、锚杆静压桩、树根桩或注浆加固等补救措施;
2由于局部软弱土层或暗塘、暗沟等引起差异沉降过大,而造成建筑物损坏者,可选用锚杆静压桩、树根桩或旋喷桩等进行局部加固;
薄弱易倒部位,宜采用的加固方法
1)窗间墙宽度过小或抗震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钢筋混凝土窗框或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板墙等方法加固。2)支撑大梁等的墙段抗震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砌体柱、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柱或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板墙等方法加固。自基础底面算起,l0m以内的土层用200kPa,10m以下的土层用300kPa。3)支撑悬挑构件的墙体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宜在悬挑构件端部增设钢筋混凝土柱或砌体组合柱加固。4)隔墙无拉结或拉结不牢,可采用镶边、埋设钢夹套、锚筋或钢拉杆加固;当隔墙过长,过高时,可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进行加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