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钓鱼刚开始主要离不开三点。
一、钓位的调整:多钓阳多钓深。
初春特点还是冷,风也有一些。鲤鱼和人一样渴望温暖,希望在阳光照射的避风带栖息,无论是在大水面水库还是野塘,阳光照射下水温升得比较高,如又能避风,那这里就是鲤鱼的大幅活动增加的地方。另外就是钓的水要深,水深的地方仍是温度较高也较恒定,鲤鱼喜欢在这里开始出没进食,所以也是钓位的理想选择。又因为鲤鱼喜欢拱底
自贡硅胶漂座批发
新手钓鱼刚开始主要离不开三点。
一、钓位的调整:多钓阳多钓深。
初春特点还是冷,风也有一些。鲤鱼和人一样渴望温暖,希望在阳光照射的避风带栖息,无论是在大水面水库还是野塘,阳光照射下水温升得比较高,如又能避风,那这里就是鲤鱼的大幅活动增加的地方。另外就是钓的水要深,水深的地方仍是温度较高也较恒定,鲤鱼喜欢在这里开始出没进食,所以也是钓位的理想选择。又因为鲤鱼喜欢拱底寻食,因此要尽量选择浑浊的水域,避开太清澈的水域,也就是老话说的钓泥坑底儿。
二、窝饵的调整:腥味饵和粮食饵混合打窝。
随着开春后天气变暖,鲤鱼的嗅觉也会上升,这个时候钓鲤鱼用的窝料就要改变酒米或发酵的玉米等刺激性饵料了,要变为富含蛋白质的腥味饵打窝,不用太强的水下穿透力,只需用高蛋白来吸鲤鱼进窝,再伴有细碎的粮食饵会更好的起到留鱼效果。
三、饵料的调整:继续活饵也可面饵。
天气变暖后,鲤鱼进食的速度再也不会那么慢了,以前用的活饵仍然好用,但一些软黏的商品面饵也适用了。但无论是用活饵还是面饵,记住都要加一些腥味在里面,在天气未达到暖温之前,腥味会一直是大鱼的爱。
使用矶竿串钩钓法时,要在主线到串钩的距离30米、40米、50米处,分别用白线、黑线、红线打上一个棉线结,饵钩按预定方向抛入水中之后不要死等,竿要 顺岸平伸,使竿与主线成90度左右,竿尖要尽量压低,使主线与水面的夹角越小越好,收紧线后稍等几分钟,若无鱼吃钩,就搅动绕线轮把饵钩向回拖一拖,再等 几分钟,在等的过程中可用手轻轻拉一拉线,使水下的饵钩动起来,如此反复直至上鱼,一旦有鱼上钩之后,要根据抛投方向和主线上不同颜色的棉线结所处的位 置,判断出饵钩此时在水中的方位和距离,此后的每一竿就打在这个上鱼的位置。
若使用矶竿(或海竿)加漂钓法,饵钩抛投入水后,约30分钟仍无鱼咬钩,就要 重新换饵抛投,一个窝点连续抛竿3次都无鱼吃钩时,就要变换钓点,切不可一窝死守,冬季和早春的鲫鱼喜欢扎堆儿,活动范围小,要善于找鱼才会有好收获。若 用手竿垂钓,开始时不要只打一个窝,要拉开距离打三到四个窝,多窝试钓,哪个窝上鱼就在那个窝施钓,或者多窝轮钓。
垂钓活动要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获鱼的同时,获益于身心。
钓法与操作技术。
1)找鱼下钩.守候。充分利用海竿投掷远,涉面宽,机动灵活,操作方便的有利条件,通过“下钩找鱼”的手段,而达到“找鱼下钩”的目的,如能探得鱼窝,便会有一阵丰收。首先下钩找鱼:可将几副竿分不同方向,不同远近,扇形打出;同时再另用一竿四下“踩点”,即抛出后慢慢回收,在运动中找鱼。不论那支竿一旦连续有鱼上钩,便可将其余数竿集中使用,从而转变成找鱼再下钩的新一阶段,这就是“找鱼下钩”的全部含义。
2)鱼讯的识别与扬竿。海竿串钩由于无漂,和识别鱼讯便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影响鱼讯传递的因素,除了竿梢的软硬外,还有坠的匹配和架竿的姿势角度。铅坠重量,一定要与竿性适应,衡量的标准是压弯竿尖,产生相应的弹性。太重除了入水声重惊鱼外,操作也不便;太轻竿身下弯达不到弹性点,反弹不足,投掷时钓组飞行乏力。
40克左右是个参照量,要量“竿”而行。架竿不可太高,要设法使竿尖压低,这样既可使串钩贴近水底,又能避免钓者仰视中产生视觉疲劳,同时鱼讯也清晰并便于观察。鲫鱼在串钩上的咬钩信号,大致有以下几种:间歇而不规则的轻微点动,这是较为常见并普遍的;有时猛然的一次有力点动,也证明鱼已上钩,因初春之鱼游动撞线的几率不高;回线,原靠铅坠重力绷紧的钓线,突然回松,竿梢以微弯状恢复到自然伸直。这种回线前大多伴有略微颠动,只不过有时易被钓者忽视。
3)扬竿时机的把握与操作技术的正确运用,是提高中鱼率的关键,其基本原则是:快抓竿,稳发力。总之,提竿的时机判断,以竿梢的动态情况确定,但见信号即扬竿,却是串钩钓鲫的基本要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