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控技术是从1958年开始研制的:1958年-1965年我国数控机床处于研制、开发时期,比国外相比起步晚了十年;1968年清华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yi台小型数控立铣;1980年前我国数控机床80线切割机床(低端数控机床);1980年后引进日、美等国的数控装置及伺服系统的技术,开始合资批量生产一些数控机床,数控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开始为用户所接受。
进口数控系统
我国数控技术是从1958年开始研制的:1958年-1965年我国数控机床处于研制、开发时期,比国外相比起步晚了十年;1968年清华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yi台小型数控立铣;1980年前我国数控机床80线切割机床(低端数控机床);1980年后引进日、美等国的数控装置及伺服系统的技术,开始合资批量生产一些数控机床,数控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开始为用户所接受。
可编程控制器(PLC):数控设备用可编程控制器主要完成数控设备的各种执行机构的逻辑顺序控制,即用PLC程序代替用继电器控制线路,实现数控设备的辅助功能、主轴转速功能、刀具功能的译码和控制。
数控设备用PLC有内装型和独立型两种。内装型PLC从属于CNC装置,PLC硬件电路可与CNC装置其它电路制作在同一块印刷板上,也可以作成独立的电路板。独立型PLC独立CNC装置,本身具有完备的硬、软件功能,可以独立完成所规定的控制任务。
机床传动系统是由迸给伺服驱动元件至机床执行件之间的机械进给传动装置;辅助系统种类繁多,如:固定循环能进行各种多次重复加工)、自动换刀(可交换指1定刀具)、传动间隙补偿偿机械传动系统产生的间隙误差)等。
模具制造常用的数控加工机床有: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磨床及数控车床。数控机床通常由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
①全闭环控制其位置反馈装置采用直线位移检测元件(目般采用光栅尺),安装在机床的床鞍部位,即直接检测机床坐标的直线位移量,通过反馈可以消除从电动机到机床床鞍的整个机械传动链中的传动误差,从而得到很高的机床静态定位精度。
但是,由于在整个控制环内,许多机械传动环节的摩擦特性、刚性和间隙均为非线性,并且整个机械传动链的动态响应时间与电气响应时间相比又非常大.这为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校正带来很大困难,系统的设计和调整也都相当复杂因此,这种全闭环控制方式主要用于精度要求很高的数控坐标幢床、数控精密磨床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