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杆优化避雷针保护半径计算公式:
应用滚球法, 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的计算可见以下方法。当避雷针高度h≤hr时的计算:
若避雷针高度为h,在距地面高度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hr为滚球半径, 根据不同建筑物的防雷等级而确定, 第壹类防雷建筑物hr取值为30 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hr取值为45 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hr取值为60 m),以避雷针的针尖为圆心O
防雷避雷针定做
直杆优化避雷针保护半径计算公式:
应用滚球法, 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的计算可见以下方法。当避雷针高度h≤hr时的计算:
若避雷针高度为h,在距地面高度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hr为滚球半径, 根据不同建筑物的防雷等级而确定, 第壹类防雷建筑物hr取值为30 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hr取值为45 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hr取值为60 m),以避雷针的针尖为圆心O,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 再以
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 该弧线与针尖相交并与地面相切, 从弧线起到地面为止就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rx= h( 2 hr- h) - hx( 2 hr- hx) ro= h( 2 hr- h)
式中:
rx:避雷针在保护高度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
hr:滚球半径, 按表确定;
hx:被保护物的高度;
ro: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


避雷针是Franklin于1753年发明的。可以搭配提前放电避雷针或者优化避雷针(如搭配提前放电避雷针,防雷保护半径按照相关规定计算)10。它就是一根简单的安装在高层建筑物上的金属针,称为接闪器,再加上引下线和接地极,就成为一套完整的防护直击雷的装置。200多年来避雷针有效地保护了各种建筑物和工业设施,减少了雷害事故的发生和伤害事故,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避雷针的防雷原理就在于它能接闪雷电流,并顺利地将其引导进入大地,而保护它下面的或它周围的建筑物不受雷击。避雷针泄放雷电流时,在其周围将产生强烈的电磁幅射的干扰。

支架安装 角钢支架应有燕尾,其埋注深度不小于100mm,扁钢和圆钢支架埋深不小于80mm。所有支架必须牢固,横平竖直。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一般应距建筑物表面100mm;接地干线支架其顶部应距墙面20mm。一旦有一处联接不好,或断了,断口以上的一段就成为一个隔离的导电系统。支架水平间距不大于1m(混凝土支座不大于2m);垂直间距不大于1.5m。各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30mm。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250m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