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蒸发式冷凝器的优势①、节能。因为每种冷媒都有一个蒸发温度点,每一个温度点对应一个压力,当温度冷媒的蒸发温度时,冷凝压力控制器自动降低电机驱动电压,减小风速,使温度上升,机组压力会稳定在某个压力值,反之皆然。蒸发式冷凝器将水蒸汽的冷凝与水冷却过程合二为一,省略了冷却水从冷却塔到冷凝器的传递阶段,加之循环水量仅为水冷式的5%~10%,有效地节约了冷却水泵的输入功率;另一
全封压缩机冷凝机组厂
应用蒸发式冷凝器的优势
①、节能。因为每种冷媒都有一个蒸发温度点,每一个温度点对应一个压力,当温度冷媒的蒸发温度时,冷凝压力控制器自动降低电机驱动电压,减小风速,使温度上升,机组压力会稳定在某个压力值,反之皆然。蒸发式冷凝器将水蒸汽的冷凝与水冷却过程合二为一,省略了冷却水从冷却塔到冷凝器的传递阶段,加之循环水量仅为水冷式的5%~10%,有效地节约了冷却水泵的输入功率;另一方面,蒸发式冷凝器冷却水温更接近空气湿球温度,其相应的冷凝温度可以更低,其冷凝温度比风冷式冷凝系统低10~15℃,比水冷式冷凝系统低3~8℃,进而提高制冷主机的能效。
②、节水。空气存在于冷凝器中时,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差增大,而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反为减少,这时冷凝器的传热效果不好,冷凝器外器有烫手感。冷却水在冷凝器中的温升约5~8℃,即1k带走25~35kJ的热量,而蒸发式冷凝器主要通过冷却水潜热来完成换热的,1k吸热蒸发可以带走2450kJ的热量,另外,蒸发式冷凝器耗水量仅为排热量的1‰-3‰,使得蒸发式冷凝器实际运行中的用水量为冷却塔系统的5%~15%,节约了水资源。

什么是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
冷凝温度是指冷凝器内制冷剂蒸汽在一定压力下凝结时的饱和温度。 冷凝温度不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传热温差。
冷凝压力就是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有气体冷凝成液体的压力,由于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内部的压力无法测量,而实际上,制冷剂在排气管以及冷凝器内的压力降其实很小,所以不管设计调试还是检修当中,一般认为排气压力近似等于冷凝压力。

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的关系
冷凝压力(高压)越低,冷凝温度也就越低;
冷凝压力(高压)越高,冷凝温度也就越高。
冷水机组,已知冷却塔的出书温度为25度,那么此时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大概为多少呢?
蒸发温度= 25+(10~20)=40℃,根据温度压力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冷凝压力为1.55Mpa(绝压,R22制冷剂)左右;
有了这个冷凝压力,我们就可以与制冷系统的高压表做对比了,就能判断制冷系统是否正常,高压到底是偏高还是偏低,对于维修调试还是很用的。
注:这里有小伙伴要问了,到底是减10℃,还是减20℃呢;小泥巴这里建议大家取中间值吧,也就是15℃。

热负荷与蒸发压力的关系
这个简答来说就是冷凝侧的负荷与冷凝压力的关系。油温大低会使油黏度增大,流动性降低,不易形成均匀的油膜,达不到预期的润滑效果。
在一恒定的工况条件下(制冷剂流量),热负荷越大,冷凝压力越高,反之亦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你设计的冷凝器小了(热负荷就相对来说大了) ,制冷系统是很容易报高压报警的。冷凝压力升高时,压缩机排气温度也升高。
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输气系数减小,从而使压缩机的制冷量降低。耗电量增加。
如果排气温度过高,则增加了压缩机润滑油的消耗,使油变稀,影响润滑;当排气温度与压缩机油闪点接近时,还会使部分润滑油炭化并积聚在吸、排气阀口,影响阀门的密封性。
冷凝温度如何控制
今天也要说一说换热器实验里面的冷凝实验,冷凝器的实验相比蒸发器的实验来说,相对比较简单,控制的参数有三个,如下:
冷凝器进口压力、冷凝器进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
冷凝器出口压力是不需要控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