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有土地利用、填埋和焚烧等,随着环境要求的标准提高,传统方法不能满足环保要求。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固体颗粒的粒径、粒级不均匀系数、膏体密度、流速、含水率、黏度、管道直径以及管路敷设情况等。污泥处置朝着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方向发展。利用砖厂协同处理为你是经济可行的资源化处理方式。砖厂处理污泥一般采用烘干后掺入煤炭中投入窑炉焚烧的方式处理。但是由于烘干污泥初期投资
膏体泵厂家
污泥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有土地利用、填埋和焚烧等,随着环境要求的标准提高,传统方法不能满足环保要求。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固体颗粒的粒径、粒级不均匀系数、膏体密度、流速、含水率、黏度、管道直径以及管路敷设情况等。污泥处置朝着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方向发展。利用砖厂协同处理为你是经济可行的资源化处理方式。砖厂处理污泥一般采用烘干后掺入煤炭中投入窑炉焚烧的方式处理。但是由于烘干污泥初期投资费用大,运行成本高,并且在运行中存在臭气飞扬等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广泛推广。由泰安三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污泥泵送焚烧装置,可以直接将污泥喷射到焙烧带焚烧,全程管道封闭输送,可以无级调节污泥掺烧的流量,适应窑炉的温度。掺烧过程安全平稳可靠,环保节能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改善了工作环境。
污泥直接焚烧和输送技术原理
1、污泥直接燃烧基本原理
流化床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炉底分布板吹出的热风将燃料(废物)悬浮起来呈现沸腾(流化)状进行燃烧,整个燃烧过程需要增加悬浮煤颗粒在炉膛内的滞留时间,增加沉降,减少飞灰,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本系统主要特点: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管道布置简便灵活,可以架空或地沟铺设、垂直上升及以各种角度转弯。如果不采取合理的给料方式,污泥进入炉床后,凝聚结团比较严重,凝聚结团往往使炉床料粒度不断增大,形成过大的颗粒在炉床内的沉积逐步破坏燃烧质量,造成锅炉难以连续稳定运行。因此,一般采用大粒度锅炉炉顶给料,温度约20℃膏体物料进入温度约900℃的炉膛后,表面水分迅速蒸发使凝聚结团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爆、裂,减少燃料的扬析损失,提高燃烧效率。
2、污泥的特性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以一定的形态而存在,具体分为:固体、液体,统称为流体,而研究表明我们行的污泥、煤泥等膏状物同混凝土一样均属于非牛顿流体中的Bingham粘塑性体。
2.1 流变学原理在泵送膏体中的应用
大规模处理利用污泥时,采用管道输送和其他形式的运输系统相比较,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与可取性。
可泵送污泥是一种高浓度、高黏度的浆状物料,其水分一般在30%~80%之间(即固体物含量在20%~70%),表观黏度在1Pa·s以上,甚至达到几千帕·秒,因此流动性很差。浓度与表观黏度曲线、不同浓度的黏度曲线分别见图2-1、图2-2所示。浓度与表观黏度曲线、不同浓度的黏度曲线分别见图2-1、图2-2所示。另外理想可泵送膏体是由粒径小于1mm的细小颗粒组成,其中小于0.2mm的组分占质量的80%左右,成分主要是黏土、砂石、纤维等,这样的膏体表现为持水性好。
低温污泥干化技术的设备结构
污泥除湿干化=热风循环+冷凝除湿烘干(除湿热泵)。其核心过程有二。其一:污泥水份吸热(热空气)汽化=湿空气+干料(汽化);其二:★湿空气经过除湿热泵=冷凝水+干燥热空气(冷凝)
1)采用热泵热回收技术,密闭式干化模式无任何废热排放;5%~2%的添加剂量,相同水分的洗煤泥(膏体),添加剂量增加一倍,剪切应力降低一半。2)80℃以下低温干化过程;3)静态摊放,与接触面无机械静电摩擦;4)无城市污泥干化过程“胶粘相”阶段(60%左右) ;5)干料为颗粒状,无粉尘危险;6)出料温度低(<50℃),无需冷却,直接储存;
污泥的干化焚烧是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技术,其中干化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对低温污泥干化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