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73锅炉离心通风机、Y4-73型锅炉离心引风机
G4-73锅炉离心通风机、Y4-73型锅炉离心引风机适用于火力发电厂中2~670T/h蒸气锅炉的通、引风机系统。在无其它特殊要求时,G4-73亦可用于矿井通风及一般通风。
通风机输送的介质为空气,温度不得超过80℃;引风机输送的介质为烟气,温度不得超过250℃。通风机与引风机制成单吸入、各有№8
玻璃钢离心风机
G4-73锅炉离心通风机、Y4-73型锅炉离心引风机
G4-73锅炉离心通风机、Y4-73型锅炉离心引风机适用于火力发电厂中2~670T/h蒸气锅炉的通、引风机系统。在无其它特殊要求时,G4-73亦可用于矿井通风及一般通风。
通风机输送的介质为空气,温度不得超过80℃;引风机输送的介质为烟气,温度不得超过250℃。通风机与引风机制成单吸入、各有№8~28共12个机号。
在引风机前,必须加装除尘装置,以尽可能减少进入风机中烟气的含尘量。根据一般电厂使用怪不情况,除尘效率不得85%。风机传动方式为D式,均采用弹性联轴器传动。
风机主要由叶轮、机壳、进风口、调节门及传动部分组成。
叶轮:由12片后倾机翼斜切的叶片焊接于弧锥形的前盘与平板形的后盘中间。同一号的通、引风机叶轮结构相同。
机壳:机壳是用普通钢板焊接而成的蜗形体。单吸入风机的机壳作成三种不同形式:№8~12机壳作成整体结构,不能拆开。№14~16机壳作成两开式。№18~28机壳作成三开式。对引风机、蜗形板作了适当加厚以防磨。
进风口:收敛、流线型的进风口制成整体结构,用螺栓固定在风机入口侧。
调节门:用以调节风机流量的装置,轴向装在进风口前面。调节范围由0°(全开)到90°(全闭)。
离心风机传动部位磨损是常出现的设备问题,其中包括抽风机轴承位、轴承室磨损,鼓风机轴轴承位磨损等。针对离心风机上述故障,传统维修方法有堆焊、热喷涂、电刷渡等,但均存在一定弊端:补焊高温产生的热应力无法完全消除,易造成材质损伤,导致部件出现弯曲或断裂;而电刷镀受涂层厚度限制,容易剥落,且以上两种方法都是用金属修复金属,无法改变“硬对硬”的配合关系,在各力综合作用下,仍会造成包胶滚筒的再次磨损。当代西方针对以上问题多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修复方法,而应用较多的是美国福世蓝技术体系,其具有超强的粘着力,优异的抗压强度等综合性能,可免拆卸免机加工。离心风机壳内风道的气流实际也是流体力学研究的范畴,关上风门能够形成并达到要求的内外压差工况,电机叶轮在封闭的流道内空载,空气的阻力没有增加。既无补焊热应力影响,修复厚度也不受限制,同时产品所具有的金属材料不具备的退让性,可吸收设备的冲击震动,避免再次磨损的可能,在国内针对离心风机故障修复的应用中也逐步取代传统方法。
离心风机维修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在装回离心风机轴承端盖(上、下共8片)时,将固定端和自由端端盖装错。
原因分析:为了适应离心风机轴高温环境引起的热膨胀,制造厂家在尾部设计了非定位轴承。要求安装时定位轴承严格定位,自由轴承膨胀侧不可限位。如果互换安装,则限死了轴的自由伸缩,极有可能造成设备事故。
正确做法:根据轴承端盖插入部分凸缘的长短,把带短凸缘的上、下两半端盖装在远侧。同时,确认其它端盖定位可靠,不因密封圈厚薄原因而定位不良。
在找正设备时,采用拧紧或放松地脚螺栓的办法,去“凑”有关精度要求。或虽用垫铁调整,但把垫铁加在电动机或液力偶合器与底板之间。
原因分析:拧紧放松地脚螺栓会造成各个地脚螺栓预紧力不均匀,在运行中容易使个别地脚螺栓受力过大而遭破坏,而且在日后运行维护过程,再次紧固时,极易把调好的安装尺寸破坏掉。材料用强度高、性好的钢板制造,并经严格的动、静平衡校正。电动机及底板、液力偶合器及底板应视为一整体,垫片只能加在底板与基础垫铁之间。
正确做法:采用垫铁调整安装尺寸,把垫铁加在底板与基础垫铁之间,且拧紧各地脚螺栓时,保证螺栓受力基本均匀。
离心风机轴承采用油泵供油润滑,正常运行轴承一般不会失油,故当甩油环损坏后,因安装不便而懒于补装。
甩油环的作用在于遇到意外停电事故或油站短时故障而不能正常供油时,油环可从轴承箱内的油池里将油提起,以供给轴承一定的油,保证其继续转动而不受损。所以一定不能缺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