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② 车辆装硫酸前,先检查车况和酸罐阀门,保证车况和阀门良好,并将阀门关好。
③ 装酸过程中,密切注意装酸情况,防止溢酸。
④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
⑤ 卸车时,将酸管捆绑牢固,防止酸管脱落,酸液溅出伤人。
⑥ 卸车后,将阀门
货物运输公司
硫酸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② 车辆装硫酸前,先检查车况和酸罐阀门,保证车况和阀门良好,并将阀门关好。
③ 装酸过程中,密切注意装酸情况,防止溢酸。
④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
⑤ 卸车时,将酸管捆绑牢固,防止酸管脱落,酸液溅出伤人。
⑥ 卸车后,将阀门关好。
⑦ 身上沾上硫酸,用大量清水冲洗。
货物运输公司货物运输公司货物运输公司货物运输公司
危险品运输人员应如何妥善处理油罐清洗污物
进行危险品运输时,一般情况下都会运输一些液体等物。而此液体就需用容器来装。而一些石油罐,作为危险品运输的人员应如何妥善处理油罐清洗污物呢具体的请看以下:
一、清洗后的含油污水不可随意排入水下管道,大地,水体,需排到通往隔油池或设有污油回收设施的专门下水道之内。
二、油罐污杂,在作业期间需淋水使其始终保持着湿润的状态。以此来避免自燃。
三、从油罐清理出的油污,锈蚀,杂质等,清洗时使用过的沾有油料的棉纱,抹布,手套等物,应及时地运往指d地点进行妥善的处理。
清洗过后,就需进行晾干,而晾干时,需注意的事项有以下:
晾晒场地应用围栏等隔开,并设置明显标志,禁止人、畜、车通行。场地的地面保持平坦,防止积水;c) 晾晒时,应将污杂尽可能均匀摊开,厚度不大于7.5cm,并适时翻搅;d) 晾晒应避开雨季。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且温度在0℃以上时, 晾晒时间不应少于28天。2、和CLASS7)的托运,事先应对船舶能否适运情况了解清楚,以免造成配船后再退关而延误装期。含铅污杂晾晒后必须经过测定,有机铅含量的重量比不得大于0.002%;e) 晾晒后的污物应深埋(或控制条件下烧掉),一般深度为0.5m以下。
危险品运输管理
1.企业因生产需要运输或装卸化学危险物品时,必须按照t道部、交t部和民航总局关于铁路、公路、水路和空运化学危险物品的各项规定办理。
2.装运、有毒化学危险物品的车辆通过市区和城镇时,事前要向当地g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准运证,申请行车路线和时间,运输途中不得随便停车。
3.企业、事业单位对试剂或科研用少量急需的化学危险物品,可按铁路和交t部门的有关规定运输。
4.企业、事业单位运输装卸化学危险物品时除执行铁路、交t部门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装载化学危险物品的车、船必须是车、船或经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符合安全规定的运载工具,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二)禁止没有安全设施或不符合要求的车、船装运化学危险物品。
(三)遇水的化学危险物品及有毒化学危险物品禁止用小型机帆船和小木船承运。
(四)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押运人员。押运工作必须由工作责任心强,经过省级化工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领取押运证的人担任。
(五)销售部门对来厂拉运危险货物的客户要检查:采购证;准运证;押运人员的押运证;槽(罐)车准用证并外观检查运输工具合乎安全要求,发现问题应责成用户处理后方可发货,否则发生问题,亦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5.企业要对化学危险物品的厂内运输加强安全管理和检查,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我国危险品运输标准化建设现状
为预防和减少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发生,同时为运输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标准来约束和控制运输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危险品运输安全问题的重视,危险品运输标准化工作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1、我国关于危险品运输的主要标准
目前,我国关于危险品运输的主要标准有:
GB 6944-2005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90-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2463-1990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098-1994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GB 13393-2005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 20300-2006 道路运输b炸品和j毒h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
GB 18564.1-2006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
JT 617-2004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JT 618-2004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
JT 397-2007 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
JT 672-2006 海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安全技术要求
2、我国危险品运输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危险品运输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如此,我国危险品运输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①标准数量少,远远满足不了危险品运输安全的需求。现有的标准大多是基础性标准,而运输急需的专项作业标准、应急处置技术标准等尚未制定。
②部分标准标龄长,甚至一些标准制定于20世纪一直未进行修订,已不能适应当前运输形势发展的新需求,急需进行修订和整合。
③部分标准技术水平不高,内容粗糙,与不接轨。技术标准制定周期过长,无法与技术进步、行业升级步伐相适应,使标准在技术水平上落后于科技,落后于运输经济的发展。
④对标准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制定的标准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宣贯。事实上,法规和标准是不能分开的,法规中未能明确规定的技术问题,需要通过标准来详细规定。因此,技术标准也可定义为“技术法规”。装车完毕,驾驶员必须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由此看来,标准的推广、宣贯工作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我国危险品运输标准化工作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它也必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内外运输贸易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