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论证,通过对河长的基础信息收集、监测监控共享数据整合、视频点位加密、数据集中展现、项目管理、日常巡查、指导协调、公众受理、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统计报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维度的了解,对河长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需求进行了汇总。通过该系统,省、市、县、镇四级河长可以通过PC端和移动端进行管理,公众可以通过APP、微信、热线电话等参与治水。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需
河长制平台信息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论证,通过对河长的基础信息收集、监测监控共享数据整合、视频点位加密、数据集中展现、项目管理、日常巡查、指导协调、公众受理、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统计报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维度的了解,对河长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需求进行了汇总。通过该系统,省、市、县、镇四级河长可以通过PC端和移动端进行管理,公众可以通过APP、微信、热线电话等参与治水。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具体分为五个方面:
1. 掌握河道基本情况
帮助市、县(区)、镇(街道)、村各级河长了解所辖河道基础信息,包括所辖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和进展,“一河一档”、“一河一策”治河策略、重点监控企业按照直排和污水处理厂分类分布、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水质现状简报、河长指示牌分布、采砂等情况。PC端:智慧平台实时管理模拟以省级河长的账号登录,“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河长提供的工作台、综合展现、专题展现、业务管理、日常管理等功能一一呈现。及时掌握所辖河道事件处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进展、重点项目年度进展、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交接断面水质等各种统计分析报表。
2. 指导监督综合治理
根据年度治理目标,将各级治水牵头部门研究确定的各河道年度治理任务录入系统,并通过建立河道档案和治河策略,形成“一河一档”、“一河一策”。而加强城市河流综合治理,实施水生态修复正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海绵城市建设“渗、滞、蓄、净、用、排”各项措施发挥系统治理效益的重要基础。各级河长可以通过浏览系统中的年度治理任务对所辖河道的治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同时上级河长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网上监督,加强对下级的指导。
该系统远程对各级河长及巡查人员在河道巡查与污染源监控过程中的动态管控,以确保他们能按照要求对河道、排污口以及重点区域进行必要的巡查和问题上报等工作。
这套系统可以直观了解人员、河道、排污口、污染源等实时情况,实现所有的污染、事件、任务闭环管理,满足河长制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主要指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2020年考核目标”要求,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此外,通过该系统还能自动生成日报、月报、考勤报表、各类监测报表等,并定期进行通报,确保河道管理的电子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共享数据整合、辅助决策分析目前许多部门部署了信息融合平台,由于采用的架构、协议、标准各不相同,使得数据共享困难。
为使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能更好地与其他应用系统对接,获取共享数据,依据面向服务的思想,采用WebService接口方式向应用系统提供服务接口,应用系统通过调用服务接口提供数据,系统获得数据后,可分析历史数据与事件的对应关系,结合现有水质水位数据,预判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为河长制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海绵网小编整理了河长制与海绵城市的发展历程与建设任务,供读者参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