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及鼻窦疾病
鼻衄
亦称鼻衄(epistaxis)颇为常见,一般可分为两类,由鼻局部原因所致的鼻衄和作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之症状性鼻衄。尤以症状性鼻衄更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前者的2倍。
局部因素引起的鼻衄大多为单侧性,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部富于前动脉的部位(Kisselbach区)。此处组织弹性较低、遭受刺激时(如挖鼻、干燥、粉尘等),粘膜血管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
鼻及鼻窦疾病
鼻衄
亦称鼻衄(epistaxis)颇为常见,一般可分为两类,由鼻局部原因所致的鼻衄和作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之症状性鼻衄。尤以症状性鼻衄更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前者的2倍。
局部因素引起的鼻衄大多为单侧性,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部富于前动脉的部位(Kisselbach区)。此处组织弹性较低、遭受刺激时(如挖鼻、干燥、粉尘等),粘膜血管容易,导致出血。鼻粘膜溃疡、鼻和鼻腔更是引起出血的原因。
症状性鼻衄可见于血管和疾病(如血管壁损害、等)。出血素质和某些(如、、、等)。遗传性末梢血管扩张症(Osler病)患者的血管壁薄弱,稍有扩张则可出血。
呼吸系统观察实验
气管和支气管
取气管和支气管的解剖标本观察。气管由16~~20个半环形的气管以及连接各气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内面衬有粘膜。气管上接环状,在食管前方垂直下降,入胸腔后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支气管入肺。右支气管短粗,较为陡直,几乎成为支气管的直接延续。左支气管细长,较倾斜。
肺
取胸腔剖开标本和肺的游离标本观察。
1.肺的位置 左、右两肺位于胸腔内,中间隔以纵隔。纵隔是指两肺之间的整个区域而言在这一区域有气管、支气管、心、食管及大血管等。
2. 肺的形态 肺大致呈圆锥形,上为肺尖,下为肺底。肺尖突向颈根部,高出胸廓上口约2~3 cm。肺底位于隔肌上面。两肺内侧面中间有一凹陷称肺门。肺门是神经、血管、淋巴管和支气管出入处,周围有许多肺门淋。
3.肺的分叶 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由斜裂和右副裂分为上、中、下三叶。肺表面可见很多多角形小区,每个小区相当于一个肺小叶。
致病机理:
四氯化tan在肝细胞内经CYP2E1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可以损伤细胞膜,从而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造成肝细胞坏死。同时,肝zang内的星型细胞会活化,释放Ⅳ型胶原酶,降解ⅳ型胶原,合成分泌ⅰ型胶原,而引起胶原沉积和肝纤维化。
动物准备:
雄性的BALB / c小鼠10周龄(BALB / C比C57敏感,造模成功率更高)或SD大鼠(雄性200克左右)等,橄榄油,si氯化碳,注she器,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
1、配制si氯化碳溶液,si氯化碳与橄榄油按照体积比1:4混匀,备用。
2、按小鼠体重0.5μl/ g CCl4(2.5μl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she,每周2次,持续6周。空白对照组仅注射橄榄油2.5μl/ g。
3、在连续给CCl4 2周后,可随机抽取对照组和造模组小鼠各3只,检测ALT,AST,TBL以及切片等是否造模成功。
如图4所示,若模型成功,即可进行yao物评价,继续处理4周后,即可处死小鼠,检测肝纤维化相关的标记,评价yao物效果。

(作者: 来源:)